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ID:45960440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_第1页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_第2页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_第3页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_第4页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云南省蒙自县第二中学汪茜【内容摘要】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灵活多样地对学生实施评价;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氛围;合理设置评价内容,这些方式都能让学生在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中找到自我,建全人格,得到发展。【关键词】新课改如何学生评价课程改革了,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耍达到的EI的是:发展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新课改中,我们如何

2、检验接受了新课程学习的学生是否达到了耍求?通过纸笔测验,分数定论的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我们必须探寻一条评新的途径来评价学生。我认为,只有建立一套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来取代传统性的考试,才能使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学生闪耀出智慧的光芒,迸发出创新的活力,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就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实施评价谈几点思考,以赐教于各位同仁。一、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改下的教学环节中常设置有提问、讨论、小组活动、表演、手工、演讲、

3、答辩、采访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然而,一张期末考试试卷是无法检测评价学生的这些综合素质的。因此,新课改下对学生实施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更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耍等到学习终结才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把握时机,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评价的场所可以是课堂,办公室,升旗场,劳动工地……,只耍学生随时随地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对个性的张扬,哪怕是品德上一点点闪

4、光之处,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这个表扬就是评价,是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成长过程中的评价,这个评价更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会促进学生不断地转变和发展,最后为有一个良好的终结性评价奠定基础。二、要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我所教的学生中有这样的问题,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期末考试总是不及格,因此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其至厌学。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是历史教师,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因为厌学时常不带历史课本,于是我给学生定了这样的规则:凡是学生有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老师都要表扬,并记入平时成绩,

5、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分数占40%,两者相加,最后得出终结性评价。常言到:分、分,学生的命根根。学生都很害怕闭卷考试,相比较,平时分数要好拿一点。于是,带历史课本来上课的学生多了,积极发言的学生多了,参加小组讨论的学生多了。水到渠成,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学习过程,于是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学习结果,本学期,我所教的班级期末考试无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远远超出年级同类班级。然而我更重视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方面学生得到了更高的评价。事实证明,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将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形成,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三、灵

6、活多样地对学生实施评价传统的评价体系强调选拔的功能,因此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这个结果常常取到“一锤定因”的效果,为了能“公平、公正”地选出“最好”,卷面测试几乎成为评价的主要方式,课堂里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是常有的事。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评价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要体现激励与改进的功能,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因此,新课程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1、灵活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传统方法的限制,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日常化。2、多样化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再整齐划一,可以将量化评价(卷面测试分

7、数)与质性评价(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关注和考察)相互结合,于是,评价的方法就可多种多样:闭卷考、开卷考、课堂提问、演讲、辩论、随机表扬等等,只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都可以使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成的恰当评价中感受到老师的欣赏、同学的羡慕。四、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氛传统的课堂评价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的表现全凭老师的主张决定优劣。然而,有时候人的眼睛不能看到所有,耳朵不能听到所有,思维存在局限,判断会出现误差,因此,学生的能力常被教师片面地评估和否定在课堂中。由于评价主体单一,学生永远只能被动地作为被评价者,他们希望改变角色。新的课程改革呼唤

8、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我认为,这种体系下的评价来自这几方面:1、教师评价2、自我评估3、小伙伴的评价4、家长的评价5、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