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的研究概述

纤维素酶的研究概述

ID:45983334

大小:7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纤维素酶的研究概述_第1页
纤维素酶的研究概述_第2页
纤维素酶的研究概述_第3页
纤维素酶的研究概述_第4页
纤维素酶的研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纤维素酶的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纤维素酶的研究概述摘要:由于纤维素酶对地球上广泛存在的纤维素具有水解作用,已经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纤维素酶是多酶体系,它由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和葡萄糖苜酶三种组分组成,三种组分协同作用才能降解纤维素。不同菌种分泌的纤维索酶的三种组分比例不同,故其在发挥作用是的活性也冇很人区别。因此,纤维素酶高产菌种的选育非常重要,主要手段有常规理化诱变、基因重组技术、基因定位突变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其在工业上主要采用液态发酵生产。关键字:纤维素酶菌种选育液态发酵1纤维素酶简介纤维素酶是一种对纤维素大分子的水解具有特殊催化作用的活性

2、蛋白质,它是一组酶的总称,不是单成分酶,而是由多个酶起协同作用的多酶体系。其外观为灰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或液体;最适作用温度为40°C-55°C;反应最适PH值为4.0〜6.0;在40°C~70°C以卜•稳定存在;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乙瞇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该酶催化效率高,比一般酶高106〜IO?倍。自1906年Seillere在蜗牛的消化液屮发现纤维素酶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了,现在纤维素酶己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酒、饲料加工、纺织、洗衣、农业等多个领阈人食品方而,纤维素酶被应用于果实和蔬菜加工、油料作物加工、茶叶加工、酒精生产、啤酒生产、食醋

3、酿造、酱油酿造等生产工艺。在饲料工业中,纤维素酶用來制备低纤维饲料、饲料酶制剂、水解植物纤维生产饲料酵母。在纺织工业屮,纤维素IW被用于纤维改性,真丝脱胶,染整的退浆、精炼、整理加工等方面。纤维素酶还被用于解决“口色污染”问题。纤维素酶用于造纸工业,利用外切纤维素酶只从末端切断纤维素的作用原理,可以捉高纸张的光洁度〔2〕。纤维素酶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昆虫、软体动物、高等植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都能产生纤维索酶⑶。反刍动物的瘤胃以及猪人肠也冇分解纤维索的细菌存在。纤维素晦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纤维素酶虽然在植物中广泛存

4、在,且在植物发育的某些阶段发挥着水解细胞壁的作用,如果实成熟、蒂柄脱落等,但从植物屮提取纤维素酶比较困难,目•含量不高。很多食木性的动物及食草动物Z所以可以以植物为食物来源,主耍是因为其体内存在内源性的纤维素酶,但是依靠这类动物来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也比较困难。工业化纤维索酶的生产主要采用微生物來进行。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共记录了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大约有53个属的几千个菌种。由于放线菌纤维素酶的产量极低,所以研究很少。细菌纤维素酶产量也不高,主要是葡聚糖内切酶,大多数对结品纤维素没有降解活性,且所产生的酶是胞内酶或吸附

5、在细胞壁上,不分泌到培养液中,增加了提取纯化的难度,所以工业上很少采用细菌作为生产菌株⑷。目前用于生产纤维索酶的微生物较多的是丝状真菌,其中酶活力较强的菌种为木霉、曲霉、根霉和青霉,以木霉属菌种居多,较为典型的有里氏木霉、绿色木霉、康氏、木霉。2纤维素酶的组成与功能1933年Grassman从一种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系中分辨出两个组分。1950年,Resse等提出了著名的“CU假说⑸來阐述纤维索酶的作用方式,该假说的主要观点为:纤维素酶是一个三组分的混合物,分别命名为G酶、G酶和0•葡萄糖甘酶。它们对纤维素的作用方式不同,G酶作用于纤维素

6、的结晶区,使Z转变为可被U酶作用的形式;G酶随机水解非结品纤维素、可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和葡萄糖的B-1,4-寡聚物;B■葡萄糖昔酶将纤维二糖和纤维三糖水解成葡萄糖。在水解天然纤维索(高结晶纤维索)时,G酶和G酶是分阶段协调作用的,将已转化成无定形纤维素的部分水解为水溶性产物。假说的提出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对纤维素酶基础研究的极大兴趣。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分子筛和离子交换树脂等技术的应用,纤维素酶的多组分性质得到了证实。但是,Resse等提出的G酶和G酶分阶段水解纤维素的设想,即G、G以及B■葡萄糖昔酶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水解天然纤维索在以后的实

7、验屮并未获得证实,因为若先用G嗨与底物(结晶纤维素)作用,然后将G嗨与底物分开再加入G酶,其结果并不能将结晶纤维素水解。Wood等人以及我国的微生物工作者分离鉴定了Cj酶,改变了©酶的非水解作用的概念。认为C]酶是一种水解酶,它不易作用于竣甲基纤维素,而能作用于结晶纤维索、磷酸膨胀纤维索等,主要产物是纤维二糖,因而证明C]酶基木上是一种P-1,4■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Nisizawa等人发现Cx酶降低棉花聚合度的速度比G酶快得多,因此认为Cx酶先作用于纤维素,产生聚合度较低的碎片,C]酶从这些碎片末端开始将其水解成口J溶性糖。从这个意

8、义而言,认为Reese等的假说应该颠倒过来,变为“CVG”假说。1980年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纤维素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纤维素酶的作用方式也逐渐明朗。近期研究认为,G、G都是水解酶,而且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