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预习渐进性指导探究

初中语文预习渐进性指导探究

ID:46071399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初中语文预习渐进性指导探究_第1页
初中语文预习渐进性指导探究_第2页
初中语文预习渐进性指导探究_第3页
初中语文预习渐进性指导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预习渐进性指导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预习渐进性指导探究作为一名在基层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我清晰地看到大多数的课堂依旧没有摆脱这样的状况:台上教师滔滔不绝,声嘶力竭,台下学生昏昏欲睡,死气沉沉。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就真的会成为不会学习的人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侣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前预习就能很好地体现学牛的主体作用,也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古人EI:“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校实行小班化教学以来,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已成为我们学法指导的核心。经过几年來的不断摸索,我们的课前导学环节愈加完善。一知作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内涵往往影响着作者的文风。如七年级上册选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焦虑和悲痛压在作者心头,难以排遣。然而当作者徘徊于庭院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时竟睹物释怀,感悟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永恒。于是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屮,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学生了解了作者,也就自然而然地深入了作品。二识背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品是生活的反映。作品离开了生活,也就成了“

3、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哪一篇文章的创作不受当时的环境背景影响的。学生阅读作品,一定要了解作者创作的相关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如九年级下册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作者对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语言极为生动优美。读了这篇课文,能够感受到地下森林坚毅顽强的生命力。掩卷深思,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写地下森林呢?要想真正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就要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80年,“文革”刚刚结束,人们痛定思痛,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所以作家就带着一种特别的心关照社会和自然。虽然文章对

4、“文革”只字未提,但作家在文中所写的地下森林所遭到的破坏与毁灭、坚韧与顽强都无声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暗示了中华民族在经历浩劫与打击Z后仍保持民族不屈的灵魂与精神,更利于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三读课文读书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也是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学习一篇文章之前必须从头到尾仔细地读。对于简单的文章读通即可,对于难一点的文章要多读几遍。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就不会觉得很难了。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

5、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四辨体裁读完课文后,必须辨别体裁。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预习时可以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來思考,理解内容才会找准角度,不偏离中心。如小说,分析文章时可根据小说的情节来展开;议论文,可根据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來展开。五解字词汉字的音、形、义三美一体。在导学屮,字词积累在每一课都不可缺,一般情况下,预习时主耍从四个方面入手。(1)读准字音。很多常用字词学生读得都不准,如埋怨、气氛、勾当等等。(2)写准字形。汉字横平竖直,写出來很美。为了不让学生感觉机械,往往

6、写字这一环节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在书法专用纸上写,并且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觉得书写在不断进步。(3)理解词义。主要是联系上下文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也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体会感受词语的魅力。如七年级下册选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结尾说:“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一个“落”字包含了多少东西,是夹竹桃落了,是爸爸的生命走向了落幕,是“我”的依靠没了……这个“落”字只有放在具体语境中才能给读者带来情感体验。(4)运用词语。每一篇文章屮都可以选出几个词语来做一个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用这儿个词语加上自己的

7、想象连缀成一个段落。将词语积累和作文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这一环节不仅学会了词语的使用,也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六启思维独立完成的思考题必不可少。一般思考题设计冇这样几个原则:(1)思考题设计一般不宜太难,因为学生毕竟能力还有限,太难易让他们失去自学的信心。(2)思考题要根据不同体裁来设计。如小说,可以设计让学生概括情节,找环境描写。议论文则可以找论点,分析论证方式等。(3)思考题的设计耍为突破木文重难点服务。思考题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中心,而且能够延伸到重难点上去。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列出本课的预

8、习提纲,预习提纲的制订必须在备课组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再确定,为上课时展示做准备。只有遵循了《标准》的要求,切实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了课前的学生预习指导,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标准》提岀的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目标。(责任编辑:庞远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