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复习指导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复习指导

ID:46102317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复习指导_第1页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复习指导_第2页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复习指导_第3页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复习指导_第4页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复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复习指导2012年16套高考试题中有6套题涉及到小说阅读,应该来说,小说在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点。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一篇小说的核心,关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是各套题的重点。因此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命题形式及复习对策应成为高三小说阅读复习的重点,这对把握2013年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趋向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下面笔者就6套试题中有关小说人物形象的不同命题形式进行探微。命题者在考查人物形象时主要采取以下命题形式:一、客观题及复习策略例如2012年辽宁卷《最后的黄豆》第一小题,题干

2、为“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其中A项为““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B项为““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权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不等式的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D项为“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高地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睥渴望和对财务室的羡慕。”【试题解析】A项正确,B项并没有形容身体长得快的意思。D项'‘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的分析是错误的。爷爷专注看染布,起初是对染布有兴趣,后来大灾后才成为

3、爷爷谋生的职业。复习策略:1•明确设题思路。纵观近几年各地的高考题,小说阅读的客观题题干一般设计成'‘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或者'‘不正确的两项”,而选择项一般设计成5个。同时要明确在选项设置上,常见的陷阱有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过分拔高等等。在答案赋分上,有明确的区分,合理程度是评判的标准,如2012年辽宁卷的这一题,选D给3分,选B给2分,选A给1分,选C、E不给分。2.回归原文。2012年在客观题中考查人物形象也成为考生复习必须注意的点,要注意人物形象的考查离不开细节描写,如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外貌等,而考生必

4、须抓住这些细节描写,回归原文,在原文内容中反复咀嚼这个人物的一举一动,寻找蛛丝马迹,再联系整篇文章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整体而客观全面的把握,切忌断章取义,只抓选项中的只言片语,而不顾及原文的内容,或者脱离故事情节,过分拔高人物的性格品质。总而言之,做客观题,要在原文找有关人物描写的信息,能够回归原文进行信息的提取归纳,切勿忽略原文,直接做题判断。二、简答题及复习策略例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马裤先生》第三小题,题干为“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试题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文中的

5、侧面描写。答案为: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又如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第12题,题干为“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试题解析】通过分析文中重要句子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时要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抓住画线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女口:①句中的“足够老头子忙”,②句中的"抱歉”“但愿”。答案为: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

6、性格。复习策略:1•审准题干。答此类问题,考生一定要审清题干,只是“概括”还是“概括并简要分析”。只有审准题干,才不会多做无用功或者漏掉要点。这类题分值一般是4至6分,考生也可根据"按分给点”的原则,大致确定答题的要点分几点,如《马裤先生》这道题,要求“概括”并“简要分析”,那至少要答3大点,每点都要明确“概括+分析”的答题思路。2•学会分析整合。原文若有该人物性格的概括词,直接摘取,若没有,考生就依据原文相关人物的描写,锁定信息区间,准确抓住能反映该人物性格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概括,最后整合,避免概括信息有重复。3•规范答题格式。规范答题格式很重要,它

7、不仅能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更能尽可能地避免因答题漏掉要点而无故失分的情况。当然答题格式要灵活运用。这类题常见的表述方法为:某某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三、探究题及复习策略如2012年江西卷《报复》第18题,题干为“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8分)【试题解析】本题是将赏析人物形象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综合起来考查,可谓一箭双雕,第一问“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两个人物形象特点的相关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据此进行分析归纳。而第二问“谈小说给你的启示”,实际就是探

8、究小说的主题,要从情节、人物方面入手,并且联系现实进行解读。复习策略:1•平时多积累小说阅读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