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

浅谈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

ID:46119548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_第1页
浅谈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_第2页
浅谈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_第3页
浅谈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摘要】新屮国的美术创作,和革命历史画冇不解之缘。可以说建国后,中国美术最有成就的一部份是革命历史画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革命历史画泛指革命题材的历史画,是围绕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阶段无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重大革命事件中的人物形象而创作的作品。【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绘画;董希文;罗T柳;詹建俊在50年代和60年代上半叶革命历史题材绘画成为中国画坛主要表现的绘画形式。60年代后期,中国油画开始陷入了概念化。表现的内容较为单一,且作甜大多是为当

2、时的政治口号而服务,几乎完全失去了油画的本质特征。直到20世纪80年代,受欧洲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影响,中国的革命历史题材绘画也悄然而起。到了1979年以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逐渐得到正常发展,改变了过去概念化、单一的油画模式。随肴改革的开放,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冇了很大的提升,较全面的吸收西方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风格与流派。画家们在追求艺术情感表现的同时,开始注重对油画颜料的灵活的运用,开始创造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使油画的形式语言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从此,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开始逐步走向繁荣。在此期间在中国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女口:董希文、罗工柳

3、、詹建俊、陈逸飞等。虽然发展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董希文(1914—1973)是浙江绍兴人,曾在杭州美专西画系、苏州美专、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回国后,任屮央美术学院教授。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一生致力于中国油画的东方派与民族精神,热情追寻重大事件作为创作的题材。他创作《开国大典》等作品深具现实性与浪漫主义激情,对后来的中国艺术家有看深远的影响。罗工柳是1936年在国立杭州艺专学习。开始以木刻为主,两年后投身革命。后来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

4、院深造。随鲁迅艺术学院木刻工作团到抗战前方。出身入死、奔走抗战第一线的经历,给予罗工柳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灵感。其代表作《地道战》是以画家亲身经历的战斗牛活为背景,怀着对抗战时期人民英雄奋勇杀敌的精神为情怀,以朴素无华的艺术语言为形式,将其三者自然和谐的统一在一起,真实的描绘出战争状态下民众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画中的场景算不上气吞山河,却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进行描绘,人物形象生动富有变化。真实的还原了生活的原始状态。自然真实的留露出艺术的真谛。罗工柳早年受到苏联军事历史题材绘画的影响,将继承与创新、写实与写意、绘画语言与民族精神于一体,

5、创作出富有建树的探索。在中国油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詹建俊的《狼才山五壮士》是根据真实的丿力史创作的油画。1941年,抗口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河北易县八路军与口本侵略者展开英勇战斗。被敌人逼至山顶的五位战士,用绝壁跳崖,表现出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詹建俊以拉低画面视角,将五名战士与狼牙山突兀奇绝的地势融为一体的独特构图,营造出顶天立地、视死如归的浩然气魄。绘画中的人物具有坚实而有力的雕塑感、色彩稳重统一、笔触果断富有激情、更加突出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气概。主题与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超越了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单纯的纪实性质。在写实表现与浪漫激情之间,不仅

6、体现了主题的意义,也体现了画家的鲜明风格与美学倾向。陈逸飞无疑是20世纪中国油画百年史上值得关注的人物。早年,他在革命历史题材上的胆识和突破,为出身茅庐的青年画家奠定了不俗的起点。60年代后期,陈逸飞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大学部毕业,分配在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室工作。时值“文革”高潮,环境迫使他投身于强烈的社会震荡之屮。他在街头画巨幅宣传画,观察并描绘黄河流域,还常被派往上海闹市,早墙上当众绘制毛泽东主席的头像。他创作的《黄河颂》、《红旗岭》等作品,在全国美展中屡受好评。1976年他与魏景山合作创作的油画《占领总统府》,在80年代获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评

7、选一等奖,被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总而言之,在对董希文、罗工柳等具有屮国特色的革命历史题材绘画作品进行简要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要进行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美术创作,特别是历史画的主题性创作,不是让我们来复制、放大照片,也不是让我们再造当年历史事件发生时未留下來的新闻图片,而是依据历史文献进行艺术再创造,用艺术的形式反映那个时代的事件,表达重大的主题思想。【参考文献】[1](美)罗伯特?休斯•新艺术的震撼[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⑵(英)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