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小儿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

11例小儿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

ID:46162332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11例小儿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_第1页
11例小儿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_第2页
11例小儿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_第3页
11例小儿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_第4页
11例小儿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11例小儿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1例小儿横纹肌肉瘤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横纹肌肉瘤性别、年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病理、治疗措施、预后。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1例横纹肌肉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5月至10岁;所有病例都以原发部位的肿块为首发表现;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IRS)的分期标准I期3例、II期1例、III期2例、IV期5例;所冇患儿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其屮8例行免疫组化标记检查,其中胚胎型9例,腺泡型1例,具有横纹肌样特点的横纹肌肉瘤1例;其中只有1例单纯手术,其余10例均给予手术加化

2、疗,化疗方案均采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RS-99方案”;治疗后存活5例,死亡5例,失访1例。结论:儿童横纹肌肉瘤病理类型以胚胎型为主,恶性程度高。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加化疗为主,但死亡率仍然较高。【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化疗;儿童【中图分类号】R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56-03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间质性肿瘤,占儿童肿瘤的15%〜20%,同时也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1]。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即使无横纹肌的部位也可发生[2]。病理类型以胚胎型为主。

3、因其生长迅速,局部浸润明显,转移早而广泛,恶性程度很高,给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带来很大难度。本文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横纹肌肉瘤患儿11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2肿瘤原发部位及临床表现本组11例,原发右眶2例,原发左肾、右中耳、颈后、右腋窝、右颈部、右腰部、右面颊、左上脸、腹膜后各1例。原发于右眶主要表现为右眶部肿胀,原发于左肾主要表现左腹部巨大包块,原发于右中耳主要表现右侧口眼歪斜、右耳疼痛、右侧外耳道流水,其余原发于颈后、右腋窝、右颈部、右腰部、右面颊、左上脸、腹膜后的主要表现都为原发

4、部位的肿胀。1.3临床分期治疗前对RMS进行合理的分期对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对RMS的分期冇两种常用的方法,即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TRS)和国际儿童肿瘤协会(SIOP)分期标准。木组病例釆用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IRS)的分期标准(见表2)I期3例、II期1例、III期2例、IV期5例3讨论横纹肌肉瘤是儿童软组织肿瘤屮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儿童软组织肿瘤的50%以上,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4%〜8%⑶。男女比例在美国约为1.3-1.4:1,本组病例男6例,女5例,男女比例为1.2:lo发病部位

5、多见于头颈部、四肢及腹部,病理类型以胚胎型为主。本组病例10例为胚胎型,1例为腺泡型。原发右眶2例,原发左肾、右中耳、颈后、右腋窝、右颈部、右腰部、右面颊、左上睑、腹膜后各1例。横纹肌肉瘤的主要表现是原发部位的肿胀,本组病例11例中有10都有原发部位的肿胀。肿瘤呈浸润牛长,牛长迅速,转移较早,有早期局部扩散的倾向,多经淋巴及血行转移,人部分患儿就诊时肿瘤已经有邻近组织甚至远处广泛转移,达到临床分期III一IV期,本组11例中7例达III一IV期,占63.6%o由于缺乏生化检查的肿瘤标记物,所以确诊依靠病理活检,影像学及核素扫描等为

6、分期提供帮助。本组11例经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确诊为横纹肌肉瘤。为了对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年龄较小,局部出现肿块、生长较快,伴有淋巴结肿人,特别是影像学发现广泛骨质破坏等,应考虑本瘤的可能性。对临床疑似病例应及早进行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横纹肌肉瘤的治疗最早采用单纯肿块切除术,局部复发率很高。而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则使复发率减少,生存率提高。RMS虽恶性程度高,但对早期化疗很敏感,术前化疗可以消除亚临床转移并使原发瘤体积减小,肿瘤细胞活性减低,减少手术中肿瘤细胞扩散的机会,提高手术成功率,减

7、少复发。同时强化化疗为保存器官及其功能的手术提供了可行性,化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放疗有较肯定的近远期毒副作用,并可影响长期生存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因此并非所有对放疗敏感的肿瘤均需接受放疗,只有在明确放疗能改善其预后或利大于弊的条件下才采用放疗。本组病例中有1例手术后未行化疗,其余10例手术后均行化疗,本组病例中没有进行放疗oRMS的确诊主耍依靠病理诊断,但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其通常表现为分化不良的小圆形细胞,难以找到特征性的横纹肌母细胞[4]对于一些瘤细胞分化差或未分化,不易与英他肿瘤鉴别的病例,应行免疫组化检查,冇助于确定组织来源

8、和明确诊断[4]。目前临床上常用肌动蛋白(HHF—35)、结蛋白(Desmin)、肌红蛋白(MyolObin)及波形蛋白(Vemintin)等免疫组化标记,其中以Vemintin>HHF—35,Desmin敏感性较高,而Myolobin特异性较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