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研究

ID:46208288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研究_第1页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研究_第2页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研究_第3页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口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课题研究方案老凹坝小学张绍煜一、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口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二、实验的可行性分析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住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乂让学牛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屮,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牛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口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

2、新课程的主旋律。2、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学牛在教师的指导卜•白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口主探索式学习;变静态学习为重视实践操作;变个体学习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宁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实验的方向与目标、内容1、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就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改变本校班级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的被动局面,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牛创新意识的乐园;提高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实验教师的精神成长。2、研究目标:(1)改变以教师为屮心、课堂为屮心的局

3、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主关系。(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3、研究内容:(1)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2)口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念、策略、流程、评价标准和特点研究;(3)同一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如何采用相应变式的策略研究;(4)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运川的策略研究;(5)实施本模式教师应具备的教了索养研究。四、实验实施的措施1、认真学

4、习《课程标准》,确立“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它过分强调和突出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缺少口主、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销蚀。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推进的一个障碍,因此《课标》提出的转变学牛的学习方式在目前推进课程改革的形势卜具有重耍的现实意义。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关键。教师在观念的转变的更新中,首先应坚决贯彻《课标》,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不利于教学的传统学习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牛发展的富有

5、牛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景观。其次,应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愈来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屮。教与学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I韦I,要在教学的各坏节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牛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白主、合作、探索”学习方式,能针对性地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弱点,克服教师难以面向差异众多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捉高教学质量。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口己的体验,用口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口由地

6、、开放地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在是抽象、枯燥的课木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牛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学习数学的过程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与题海人战,而是通过讨论、钻研、发现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口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程侶导建立白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捉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而、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站在学生中间的教学方式所取代;过去市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局面要打破,取

7、而代之的是师牛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情绪心理学家利珀认为:“宽松、牛动、活泼的气氛可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川的积极力量,它纟R织维持外指导行为。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如探索性悄境、故事性情境、游戏性情境、竞争性情境、牛活性情境、实践性情境、激励性情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血体验成功探索的快乐。其次,教师的语言耍注意调协效应、激励效应、期待效应,注意以悄激情、以悄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