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精品]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ID:46477246

大小:4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4

[精品]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_第1页
[精品]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_第2页
[精品]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_第3页
[精品]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_第4页
[精品]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黄孙庆(广西师范人学,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本文从德育研究团体与机构、译介国外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德育课程建设、徳冇基木问题、徳冇研究中心主题、徳冇研究方法等六方血,回顾了“文革”结束后我国徳育研究三十年的历史进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我国德育研究的未來发展趋势。关键词:德育研究;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在我国,德育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却是近代以來的事。有学者认为,我国徳育研究经历了1900-1919年“西学中用”孽变期,1919—1949年文化多元学步期,1949—1956

2、年全而“苏化”期,1956—1977年独立探索期和1977年以后迎来复苏和发展曙光的时期。⑴据此,笔者认为,1977年是我国德育研究在“综合创新”文化观指导下进行独立探索的肇始,至今刚好30年,简要地回顾我国徳育研究三十年的进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我国德育研究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德育改革与发展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德育研究的历史回顾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文化论争中逐渐形成三大基本流派: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派、保导主义的倫学复兴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创新”派。“综合创新”派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文化主张。所谓“综合创新

3、”是指在学习、继承毛泽东同志“古今中外法”是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文化背景,超越屮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方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了中国新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止确的舆论导向。⑵“文革”结束后,我国即着手进行徳育学科的重建工作,并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1981〜1985年)中正式设立了德育研究课题,德育研究重新焕发牛机,呈现岀朝气蓬勃的复苏和发展景象。这一期间,在“综合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屮国徳育界从对西方徳育批判继承开始,对构建有中国特色徳冇理论体系进行新的探索,以下六方而展示的是我国徳

4、冇研究三I-年来的发展情况。(-)德育研究学术团体与机构纷纷成立“文革”结束以來,我国先后成立的全国性徳育学术团体主要有: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全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地方上的学术团体更多,截至1995年,全国8()%的省市成立有徳冇研究会。在研究机构方面,1991年屮央教科所成立了“徳育研究中心”,至1995年,全国1/3的省教科所先后建立了徳育研究室。2000年建立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徳教育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德育研究所在德育学科建设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

5、來,在全国布设了徳育原理硕士点、I専丄点教育原理的徳育研究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聘士点,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生教学实践,培养了人批徳冇原理专业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促进了德育研究和德育论学科建设的发展。在长期德育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活动德育模式、主体徳育模式、生活徳育模式、体验徳育模式和整体构建徳育模式,为创生具有屮国特色的徳育理论流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德育是教育改革和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耍内容,这些团体和机构根据时代对青少年思想道徳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从学前儿童到大学生、从学校社会到家庭、从传统到现代、从H标到途径、从

6、形式到内容都展开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实验和研究,一些重要成果还被屮央和国家教冇行政部门采纳,如国家教委1995年正式颁发的《中学徳育大纲》就是教育科研“六五”“七五”规划课题的直接成果込一。更多的成果则在推进德育工作社会化、学校德育科学化和提高德育丄作实效性等方面发挥了巨人的作用。(-)国外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译介成果显著从20世纪70年代,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我国徳育界掀起了一股翻译、介绍和研究国外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热潮,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冇马里延科著的《德育过程原理》(1985)、戚万学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

7、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7)、魏贤超主编的“20世纪国际德育理论名著文库”丛书(2003),英中包括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约翰•威尔逊的《道德教育新论》、路易斯•拉思斯的《价值与教学》、杜威的《道徳教冇原理》、霍尔和戴维斯的《道徳教冇理论与实践》、彼得斯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还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由杨绍纲和郭本禹主编的“徳育教育心理学译从”,其屮包括马丁・L•霍夫曼的《移情与道徳发展》、约翰•马T・里奇等的《道徳发展的理论》、拉瑞・P・维希的《道徳领域屮的教冇》、唐纳徳・里徳的《追随科尔伯格》,等等。笔者认为,译介西方

8、国家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对促进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达到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