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管理思维探析

中医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管理思维探析

ID:46522582

大小:4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4

中医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管理思维探析_第1页
中医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管理思维探析_第2页
中医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管理思维探析_第3页
中医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管理思维探析_第4页
中医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管理思维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管理思维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管理思维探析思维,它是人类实践方式的内化,是最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大学管理思维是受管理者的思维活动支配的。大学管理思维决定了大学管理态度与管理行为。因而,探讨大学管理思维对于大学的成长至关重要。祖国传统中医学理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发祥远古,博大精深。从中医哲学中汲取中国传统思维的智慧对于大学管理思维的借鉴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屮医的思维模式来审视当前大学管理,对于当前大学管理模式及管理方式方法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反思当前大学管理思维而给大学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大

2、学管理思维提供新的模式。在我们一度追求“西方模式”的过程中,回头看看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极具智慧的思维模式,开创具有中国味道的大学管理思维模式,为今天的大学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才能逐步挣脱西方模式的枷锁。不再一味地紧跟西方的步伐,开创大学的“屮国模式”。一、思维:“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1、思维思维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木质特点Z-,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它能使我们懂得如何去解决问题、达到口标、理解信息、认识自我和他人以及做出明智的决定。”约翰•查菲在《批判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的描述使人印象深

3、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思维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并达到目标,其过程包括理解信息、认识自我及他人。思维具有某种惯性,具有导向作用,指引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本文将思维界定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为了达到口标而进行的思考活动,其小包括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探求等,并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起导向作用。2、中医思维中医可谓是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标木,中医的源头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缺少了文化源头,中医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屮医学生长在屮国文化的土壤里,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

4、系,屮国传统思维方式无疑就成为屮医学的文化基因。屮医思维正是在屮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屮形成的,具有一种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中医思维具体指哪些思维?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如张其成认为,中医的思维模式即是《周易》的思维模式。整体对待是《周易》思维的最大特征,取象运数是《周易》思维的重要方法,太极象数是《周易》思维的基本模式。这种思维方式和方法深层次地影响了屮医的形成与走向。I的确,中医吸取了《周易》中的自然哲理、象数的思维模式等若干精萃,结合医疗实践进行发挥,终于浇灌成中国传统文化奇观中的一枝奇葩。迄

5、今为止,整体思维与辩证思维是中医学术界公认的中医思维,木文结合学术界关于中医思维的研究及本文核心大学管理思维的需要,主要将屮医思维概括为整体性思维、辨证思维、知常达变思维、顺势思维、小和思维、直觉思维以及虚静思维。本文正是从这七种中医思维入手,探求其对大学管理思维的借鉴意义。3、大学管理思维思维被当作一种方法与大学管理和联系时,便具有了更加特定的意义。管理,不仅要“管”,还需要“理”。从某种程度上说,管理就是治病+调理。正如人一样,人在生病后不仅仅要治病,更重要的在于调理。管理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观念或者文化的体现。思维最终决定

6、是否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因此,具有不同犬学管理思维的人会选择和采取不同的管理判断和管理方式。当前,我国的大学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了学习西方模式的路径依赖。无可否认,当前西方的管理思维为促进大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正如刘长林教授所指出的,任何认识渠道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方法都是对世界的一种选择,都是主客体的一种特殊的耦合关系。你的方法选择认识这一方面,就不能同时认识那一方面,你建立的耦合关系进入这一层面,就不能同吋进入那一层面,因为世界是由各种对立互补的方面、层面所组成的。$以中医思维來探究大学管理是从另一角度来思考大学管理,

7、得到的将是不同于西方思维模式的新的思维模式,对于大学管理必定是新的突破。而且,屮国大学虽然是后生外发型的,但是它始终根植于中国文化中,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的思维模式来探讨大学管理具有深刻的意义。1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处向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一1996年8月第2卷第4期2刘长林发展中医学的关键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08月/13n/二、人体之“病邪”与大学之“疾症”1、中医之“病”论(1)阴阳失衡即为“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Hh“阴阳者,天地Z道也,万物Z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由于阴阳对立统

8、一为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规律,而阴阳合和交感则是人体生命形成的根本原因,所以人的-•切生理或功能都无不具有阴阳的内涵。3《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人体-切正常的生命现象,最终可以高度概括为阴阳的中正平和状态,一切疾病的基木发病机理都可以概括为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