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文化探析.pdf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文化探析.pdf

ID:56030035

大小:401.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9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文化探析.pdf_第1页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文化探析.pdf_第2页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文化探析.pdf_第3页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文化探析.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文化探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1卷第2期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01.11,No.22013年2月JournalofSouthwest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Feb.2013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文化探析杨虹1,丘名实2(海南师范大学1.初等教育学院;2.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海南海口571158)摘要:课堂文化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核心因素,对课堂文化的科学认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基于生态哲学的视角将课堂文化定义为“师生以价值观为引领与课堂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2、成的生态系统”,认为教师与学生、教学价值观、教与学的方式是课堂文化生态系统主要构成因子,尝试对课堂文化进行生态哲学解读,以期为课堂文化的深层次探索奠定一定基础。关键词:课堂文化;内涵;构成;生态哲学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79(2013)02—0123—04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是教学改革数学者都试图通过课堂文化的不同构成要素或主要的关键。教学改革的实质为课堂文化的重构,因此,特征的揭示而逐步接近课堂文化的本质规定性,但对课堂文化的科学认识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对文这终归是回答“什么

3、是文化”的描述性问题,而非回化的认识应是一个由文化指称什么、文化本质怎样、答“文化是什么”的本体性问题;二是这样的界定容如何认识文化三方面的统一体”,“是本体论、本质论易将课堂文化理解为各种构成要素的僵死集合,忽与方法论的统一”[1]。生态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整体略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他们没有将课堂文化看作一性思维、关系性思维、有机性思维、过程性思维等思个有机整体,而只是某些活动所产生的结果。课堂维方法,使我们能科学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本文化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等因素之文从生态哲学的视角考察、界定和解读课堂文化,

4、以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整体文化形态,期能更全面地把握课堂文化的本质。有自身的结构和运行规律。因此,基于对课堂文化整体的生态哲学考察,笔者认为课堂文化是“师生以一、生态哲学视域下课堂文化的内涵价值观为引领与课堂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此概念揭示了课堂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生态课堂文化的概念脱胎于文化的概念,但关于文系统。化的定义目前仍然处于纷繁复杂、尚未形成共识的(一)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状态,由此形成了课堂文化内涵认识的多样性。一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中,文化像般而言,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是从广义

5、文化血脉一样融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行,每时每刻的角度出发,认为课堂文化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创都在影响、制约、决定着人们的活动和社会的演替发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3;二是从狭展。文化哲学将文化定义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生活义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的方式”[4]13。生活方式是生活主体同一定的社会条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3]。目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前,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从狭义的精神层面来定义征的复杂有机体,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生课堂文化,赞成

6、课堂中的规范、价值、信仰等精神文活方式是有机体与特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化是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整体,具有整体性;第二,生活方式由人、环境构成,来考察,这两种角度的定义都存在着缺陷:一是大多有机体与环境互动共生,结构具有有序性,它是由社*收稿日期:2012—10—25基金项目:海南省社科联基地项目“海南省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HNSK(JD)一12—06),项目负责人:丘名实。作者简介:杨虹(1987),女,四川南充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向:课程与教学论。通信作者:丘名实,

7、副教授。124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网址http://xbgjxt.SWU.cn2013年2月会的性质、经济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等所决定的个不断超越自在形态以适应环境。它处于与学校文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的生活模式,构成社会的内在机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系统的有机关联中,随时代演理,从深层制约着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发进、相关文化转型、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有机生长展;第三,不同的有机体与不同的环境相互影响、相和盛衰变化。互作用,将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表明生活方式具有生态系统的提出者坦斯利认为:“生态系统就是关联性;

8、第四,人们依据生活方式思考和处理社会、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存在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经济、自然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同时生活方式本身也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和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丰能的统一体。”[83课堂文化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富、进步,由此生活方式具有动态性;第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