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

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

ID:46528396

大小:403.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4

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_第1页
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_第2页
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_第3页
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_第4页
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增刊1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57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①林小红1刘爱鸣1徐霞2(1.福建省气象台,福州,350001;2.福建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福州,350001))摘要福建省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据1991~2006年地质灾害资料及短时强降水的特征分析,地质灾害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中南部地区、阑中地区及闽南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中心与地质灾害高发区的空间分布较一致,高值区域也分布在闽西北、闽中及闽南南部,最大高值中心出现在闽西北,其空间分布同山地地形和影响天气系统关系密切。短时强降水(强暴雨)均值的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7时雨

2、强最强;短时强降水极值的日变化特征星双峰型,夜晚20时雨强最强,波峰至波谷的雨强持续时间在6~7小时。从不同持续性短时强降水雨强值来看,1,3h及6h触发地质灾害的平均雨强值界为30,50,120mm。关键词短时强降水(强暴雨)短时持续性强降水地质灾害易发区福建属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点多、分布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是全国地质灾害主要易发区和多发区之一。大量研究表明n1],地质灾害与降水的时空分布有着密切联系,强降雨是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降雨强度越大,地质灾害越容易发生。强降水量与灾害的发生是以前期连续降水或短时暴雨共同作用而体现出来。短时强降水具有强度大,历时短

3、的特点,其在前期连续降水的基础上触发的地质灾害危害性更大。因此笔者根据福建省1991~2006年历史记载的地质灾害资料及相应日的逐时降雨气象资料,对诱发地质灾害的短时强降水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为防御短时强降水诱发的地质灾害提供参考。l资料说明及定义短时强降水是由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系统造成,其降水强度大,历时短。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多由中小尺度引起的强降雨在特定的地形条件下产流、汇流达到一定程度而造成的。在同一次降水过程中,气象测站周边的强降水可看作是在相同尺度环流背景下,由相同中小尺度系统造成,即在地质灾害区域范围内,距离最近的气象站所测雨量可以近似看作

4、地质灾害点雨量。由于地质灾害资料是调查资料,大部分只记载灾害发生的具体日期而无详细时间点,因此,笔者将灾害发生日中最大1h雨量作为短时降水的研究对象。短时强降水定义:中国天气预报技术规定,1h雨量≥8.0mm为大雨,lh雨量≥16.0mm为暴雨。现笔者定义日最大1h雨量≥8.0mm为短时强降水,El最大1h雨量≥16.0①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危险度等级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gOOSYOlO)收疆日期:2010—07—26作者简介:棘小红(1975一)。女,工程师。气象学专业。58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29卷mm为短时

5、强暴雨。2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地质环境敏感区域的划分据1991~2006年福建省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图1),可以看到地质灾害点遍布全省各县、市,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地质灾害频数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中南部地区、闽中地区及闽南南部地区。4个高值中心区分别位于建宁县、顺昌县、九仙山和平和县。极值中心出现在建宁县,该区域内共发生过98次地质灾害。黄志刚等[5]对福建省地质环境敏感区域进行分区(图2),闽中的大部分区域属地质环境中高敏感区,地质环境脆弱是造成这一区域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1991~2006年省内共发生地质灾害1777起,其中降雨型(日最大1h降水量>0

6、ram)地质灾害有1611起。根据福建省地质敏感区域的划分,高敏感区域发生降雨型地质灾害606起,占降雨型地质灾害总数的37.62%,中敏感区域发生556起,占总数的34.51%,低敏感区域发生地质灾害449起,占总数的27。87%。图11991--2006年地质灾害频数空间分布Fig.1thespatialdistributionofgeologicalhazardfrequencyinFujianfrom1991to2006图2地质环境敏感度分区Fig.2thesensitivedistributionofgeologicalenvironmentinFujia

7、n3地质灾害El最大1h降水时间的El变化特征高、中、低敏感区域降雨型地质灾害其日最大1h降水时间存在显著的日变化特征。总体来看,不同敏感区地质灾害日最大1h降水多发生在夜晚20时。不同敏感区其日最大1h降水时间存在较一致的3个峰值时段,分别为7时、14时和20时,20时为强峰值点,其发生的灾害次数分别为7时、14时的一倍,分别占高、中、低敏感区域降雨型灾害点总数的17.2%、19.4%和18.1%。由此可见,降雨型地质灾害发生日20时是日最大1h降水的高发时段,是防范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时段。不同敏感区域地质灾害发生日最大1h降水时闻增刊1林小红等:福建省地质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