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ID:46559924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5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_第1页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_第2页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_第3页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_第4页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诗歌比较研究(一)不同的历史传统大致的说,西方重叙事诗,但有向抒情诗发展的趋势;中国诗歌重抒情,但也有叙事诗。西:叙事诗,荷马史诗,圣经中的雅歌,中世纪英雄史诗:弥尔顿、拜伦、雪莱、抒情诗:萨福、品达、维吉尔、奥维德中:《诗经》《楚辞》诗言志土重表现论以抒情诗为主的中国诗歌,也不乏叙事诗的作品。《诗经•大雅》“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象西方“英雄史诗”那样大规模的叙事诗呢?丰华瞻%1与中国哲学有关。孔子、老子%1中国文学歌颂英雄,不是用诗而是用历史、小说来歌颂。%1中国自古以来认为,诗的功能在于抒情,陶情冶性,而不在于

2、叙事。朱光潜《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1中国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感的浅薄。%1西方民族生性好动,其理想的人物是英雄;中国民族个性好静,理想的人物是圣人。(二)别有天地的田园诗同:中:兴起于魏末西晋,山水诗以谢灵运为代表,田园诗以陶渊明为代表。盛唐时期的王孟诗派西:又称牧歌,创始人是古希腊的忒俄克里托斯维吉尔《牧歌》十首、《田园诗》四卷,其地位远不如中国诗歌中那么重要,这与《圣经》的极大影响有关系山水田园诗主要产生于退隐生活的基础上。中西隐逸诗人,都有不满现状,逃避现实,归隐田园,自寻乐趣的倾向,中西山水田园诗,都表现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赞美,表现了中西诗人向往自然

3、,反朴归真的思想。异:①西方田园诗多写牧民生活,中国侧重农民生活。斯宾塞《牧人月历》马洛《热情的牧人赠给情人的诗》布莱克《羔羊》彭斯《赶羊上山》%1西方田园诗多写爱情主题,中国的田园诗往往涉及政治。%1不同的宗教观念:西方诗人受基督教影响,置身大自然时,会情不自禁感到上帝的存在。中国田园诗中,参佛和求仙的思想时有反映.%1表现了不同的哲理思考。西方田园诗除了上帝和爱情之外,还常常表现一些发人深思的哲理。中国诗人的哲理思考,往往涉及宦海浮沉,穷通蹇达的个人遭遇,或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三)各呈异彩的爱情诗西方开始于古希腊女诗人萨福中国始于《诗经》中西爱情诗之两个共同点1、中西在

4、早期都有大胆而热烈的情诗。如《诗经》中有《关睢》、《兼葭》、《静女》、等,“汉乐府民歌”中也有《上邪》,从敦煌出土的唐代无名氏有《菩萨蛮》,明代有《子夜歌》。西方的情诗:如《圣经》中的《雅歌》、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相思》、古罗马卡图卢斯《歌集》、但丁的《新生》、彼德拉克的《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白郎宁夫人的十四行诗;西方的情诗是一条明线,中国的情诗是一条暗线;西方不论是文人创作还是民间创作,都很明显,而中国的文人作品中真正的情诗则很少,民间作品中还是有所谓的真正的情诗。2、都有一个曲折反复而冲突阻力的发展过程。在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思想,主张“男女之大妨”、

5、“男女授受不亲”以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因而情诗创作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历代的妓馆青楼却又是公开的。因此,文人作品中自然形态的情诗少,但民间的情况又不太一样。在西方,由于受到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宗教统治,写情诗也是受到禁止的;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人冲破禁欲主义的思想与体制,于是情诗也取得正常发展。在古希、罗时期,人的“性”与“情”基本上是开放的;文艺复兴以后,也就更加开放。西方比中国的开放时间要长得多。中西爱情诗的差异:1、数量上的不同:爱情诗在西方诗歌中的比重,比它在中国诗歌中的比重大得多。《诗经》中的《关雎》《静女》《卷耳》2、主题上的差异:中国关于“婚后恋”、“死

6、亡恋”的诗比较多,如无名氏的《菩萨蛮》、李白的《长相思沢陆游的《钗头凤》、白居易的《长恨歌》;而西方关于“婚前恋”、“婚外情”的诗多,如萨福的《相思》、《圣经》中的《雅歌》、中世纪骑士抒情诗中的《破晓歌》、拜伦的《雅典的少女》等。3、情感上或情调上的差异:中国情诗多写“怨”情,多悲苦与悲愤之情,多“悼亡诗”而少“求爱诗”。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西方则多写“慕”情,多“求爱诗”而少“悼亡诗”,多欢快幸福之情。拜伦的抒情诗:4、中西情诗在性质上的差异:中国诗少性的描写,少写身体、话语和动作,如陆游的《钗头凤》;而西方诗多“性”的展示,多写身体,并且大胆而热烈,如康明斯的一首诗

7、,这里不便于展不。5、宗教情感上的差别:中国人对于超生死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信心,情人死后也就与草木同朽了,等待来世渺不可期。西方诗歌却并不一样,弥尔顿《悼亡妻》、勃郎宁《展望》,都坚信死后会与亡妻在天国见面,天国几乎具有地理的真实性。6、中西情诗在情景上的差异:中国:闲庭深院、沉香亭畔、罗帐半掩、炭火微温、月影阑珊,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回文》。西方:碧草如茵之大地,月光皎洁之林间,白雪皑皑之小径,浪卷细沙之海滩,如华兹华斯的《露茜组诗》等。7、中西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