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诊疗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诊疗

ID:46581994

大小:254.1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诊疗_第1页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诊疗_第2页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诊疗_第3页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诊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诊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圈万方数据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诊疗曹艳云,徐顺明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上海201200)·综述·摘要:剥脱性皮炎(ED)型药疹属于霞症药疹之一,可危及患者生命,需及时诊断,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并正确处理并发症。本文简要综述ED型药疹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关键词:药疹;剥脱性皮炎;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758.25:R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188(2013)06—0328·03Diagnosisandtreatmentofdrug—inducedexfoliativedermatitisCAOYan—yun.XUShun—ming奉(DepartmentofDe

2、rmatology,PeopleSHospitalofPudongNewArea,Shanghai201200,China)Abstract:Thedrug—inducedexfoliativedermatitis(ED)isoneofthesevereadversedrugreactions,whichcanendangerpatient’Slife.Physicianshoulddiagnosispromptlyanduseadequateglucocorticoidearlytocorrectlyhandlethecomplications.Thisreviewsummerizes

3、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drug—inducedED.Keywords:drugeruption;exfoliativedermatitis;clinicaltherapy近年来药疹发生率逐年上升。剥脱性皮炎(ED)型药疹属于重症药疹之一,红斑与脱屑性皮损波及范围占体表面积的90%以上,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表面附有片状或细薄糠秕状鳞屑,病情发展迅速,重者皮肤肿胀明显,伴有大量渗液,手足鳞屑较厚,呈手套或袜状脱落,口、眼及外阴黏膜明显损伤,可合并低体温、体液丢失、电解质失衡、白蛋白降低和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ED

4、型药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约占门诊药疹患者的2.5%,占住院药疹患者的9.6%’1。21。ED是由湿疹、银屑病、特异性皮炎或者恶性淋巴瘤等发展而来,药物也是常见的原因之~,成年ED患者因药物诱发的收稿日期:2013-05.02;修回日期:2013-05-15作者简介:曹艳五,硕h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真菌性皮肤疾病。通信作者:徐顺明,l!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变态反应性及免疫性皮肤疾病。占12.69%~21.6%"41。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ED型药疹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关键性作用。很多药物可引起ED。常见致敏药物大类有抗生素、巴比妥类镇静剂、抗癫痫药物、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物和重金属制剂等,品种有青

5、霉素、头孢类药物、卡马西平、别嘌呤醇、对乙酰氨基酚、利福平和砷剂,以及某些中成药,尚有多种药物少见或罕见致ED,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与用于艾滋病治疗的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伦b‘6J。本文简要综述ED型药疹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ED型药疹的诊断主要依据用药史和临床特征,明确诊断一般不难。实验室检查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仔细询问患者既往药物过敏史、近期用药情况及其与皮疹发生的间隔时间。药物初次使用几天内可出现皮疹,潜伏期也可至数周或数月。已致敏药物再次致敏时,潜伏期短,不超过24h。多种药物万方数据曹艳云,等.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诊疗.2013年第34卷第6期医药专论同时或先后使用时,应尽量

6、加以甄别。ED型药疹发病早期可出现全身发疹,也可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此时应高度警惕是否己发展为ED型,需密切注意。皮疹发展迅速,可出现全身红斑、肿胀和脱屑,并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口腔黏膜部位肿胀破溃等多种症状,且红斑和脱屑达体表面积90%以上者即可诊断为ED型药疹。ED型药疹可表现为轻度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低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以及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可出现异常一o。药物或特异性皮炎引起的ED患者可见IgE增高旧J。极少数药物引起的皮疹可用斑贴试验诊断,但结果并不稳定,且无法在ED型药疹发疹期进行检测。ED型药疹的表现为非特异性

7、病理变化,皮肤活检的诊断价值在于疾病鉴别。研究。4。表明,ED型药疹细胞凋亡的角质形成细胞总数无显著增加,界面皮炎和真皮内嗜酸粒细胞浸润与ED型药疹间无显著相关性。由于没有特异性标志物,免疫组化诊断价值有限。ED型药疹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红皮病加以鉴别。可依据病史、发病过程、皮疹特征与发展速度以及组织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加以综合分析后确诊。2治疗与护理药疹的预防比治疗更关键。一旦确诊,应及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一时难以确认致敏性药物的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