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伦理决策力与德育的关系

论教师伦理决策力与德育的关系

ID:46810521

大小: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论教师伦理决策力与德育的关系_第1页
论教师伦理决策力与德育的关系_第2页
论教师伦理决策力与德育的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教师伦理决策力与德育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教师伦理决策力与德育的关系论教师伦理决策力与德育的关系摘要: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在具体的徳育过程中认识到伦理问题的存在,选择分析后做出合理的判断。分析了当前存在的教师伦理缺失的德育问题,加强教师德育中的师德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提高教师的伦理决策力。关键词:教师伦理决策力;德育;必要性一、现实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及培养教师伦理决策力的必耍性当今的徳育活动在简单机械的教育模式下进行着,观念陈旧的社会群体没能使教师伦理决策力的培养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腐败、惩罚学生等畸形现象普遍存在,这已经妨碍了教育

2、功能的实现。因此,培养教师伦理决策力变得刻不容缓。二、师德规范的局限性我国传统师德规范的真实来源有二:一是以“师者如父”的伦理身份设定为基础,通过简单类推并结合教师与学生这一对人伦关系的特点而建构起师德规范;二是人们从如孔子、荀子、朱熹等堪称“万世师表”的优秀教师身上提炼概括出教师行为的基本伦理规范,进而上升为普遍的教师伦理规范。由于是由“身份伦理”和个体经验来源而“外赋”形成的,而非由教师职业本身“内生”的,因此我国传统师德规范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性。师德教育只关注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把师德看

3、作规范教师行为、保证教学效果的工具,具有一定的功利化、片血化倾向,降低了师德教育的人文内涵。另外,传统师德教育无论在形式还是在方法上都比较单一,“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采取强制或硬性灌输,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打模式”。这种道德说教模式是把教师排除在道德规范之外的,它认为教师道德规范应该市一些专家来制定,教师应无条件地服从教师道德规范。有人认为,教师本身是教育人的,所以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用不着讲究方法,只要把职业规范提出来,灌输给教师就可以了,教师自然会自己教育自己。这种认识忽视了教师在教师专业伦

4、理教育中的主体性,也忽视了教师德育的示范性。【案例1】在学校的一次我最喜爱的老师的评选会中,胡老师不幸落选了。消息传來,他本人感到十分的突然与惊讶,很不理解。胡老师热爱教师的工作,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努力吸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并注意教学技巧,联系学生实际。胡老师还注重教学研究,撰写了不少教改论文并在全国或省级刊物上发表。但他平吋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就是普通的班级活动,他也从來没有露过脸,对于学生在课余所产生的问题也从來不解决。这导致了胡老师在最终由学生评选的我最喜爱的老师活动中,落选了。从以上案例,

5、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伦理决策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纶的不理解。要进行有效的徳育T作,教师不能仅仅把教学看做是唯一的标准,而忽视了伦理道徳的教育,其中热爱与关心学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对学牛的伦理判断上先投注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才能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身上的道德,才能让学生对教师尊敬、信任与亲近,才能发挥良好的决策作用。三、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教育的“填鸭式”“满堂灌”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來了。然而,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很好地理解新课改的精

6、神,以为在课堂上只要让学牛多说,气氛活跃就可以了,在教学深度上没有下功夫,导致了课堂教学走形式化。部分教师热衷于“作秀”,在一些浮夸的形式背后,本质上仍然是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和独裁。出于职业的考虑和目前教师业绩考核机制偏重于学生考分和升学率的关注等原因,教师对那些用功的、能按口己要求做的学生口然比较喜欢,这部分的学生比较容易得到老师的偏爱。而相反,确实有不少学生由于不成熟而常常违背教师要求的学生,因此在现实中,小学教师不平等对待学生的事例还是不断发生。【案例2】小明(化名)的小学生活是在杭州市的一所普

7、通小学里度过的,记得在小学数学课程屮,有一堂课是要学习负数的认识的,小明长时间都搞不明白类似于负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数。有一次小明和几个同学的负数题目乂出错了。教数学的郑老师就绷着个脸走进了教室(她的脸似乎永远是那样绷着的),也许是因为那时小明儿个出错的频率太高,郑老师就专门把小明儿个同学叫了起來,在他们的考试卷上刷刷的写下了“-100”的字样,并且让别的同学起来围观,记得有一名女同学当吋就哭了,因此她“幸运”地逃离了被围观的吋刻。小明儿个男同学在全班其他同学的哄笑声中低下了头。小明真不知道郑老师怎

8、么会想出这么些招來,她一定以为如此惩罚…定会让学牛:们记住“负数”O遗憾的是,在往后的很长一段吋间里,小明一到课堂,一上郑老师的数学课心就会扑扑地跳,更容易心不在焉了。这种“公众形象的教育方式”让小明好多年都感到羞愧和自卑并真的永生难忘。这正好说明教师认为学生能接受的伦理标准与学生实际能接受的伦理标准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其中,教师情感表达、伦理的决策以及与学牛■的交往技巧不足都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教师在做伦理决策吋,仅有目的性是不够的,还更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徳准则与关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