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综合练习及解析

建筑力学综合练习及解析

ID:47479424

大小:80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1

建筑力学综合练习及解析_第1页
建筑力学综合练习及解析_第2页
建筑力学综合练习及解析_第3页
建筑力学综合练习及解析_第4页
建筑力学综合练习及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综合练习及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力学综合练习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平面一般力系有(C)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A.1B.2C.3D.42.如图1所示结构为(B)。A.几何可变体系B.几何瞬变体系图1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3.作刚架内力图时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C)。A.上边一侧B.右边一侧C.受拉一侧D.受压一侧bZ图2hY4.图2所示杆件的矩形截面,其抗弯截面模量为(D)。A.B.C.D.5.在图乘法中,欲求某两点的相对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C)。A.竖向单位力B.水平向单位力C.一对反向的单位力偶D.单位力偶6.图3所示单跨梁的转动刚度是(B)。图3A.

2、B.C.D.7.力偶(D)。A.有合力B.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C.能与一个力平衡D.无合力,不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8.建筑力学中,自由度与约束的叙述下列()是错误的。A.每个刚片有三个自由度B.一个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C.一个单铰,相当于二个约束D.一个固端(刚结),相当于二个约束9.一个刚片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B)个。A.2B.3C.4D.510.结点法和截面法是计算(D)的两种基本方法。A.梁B.拱C.刚架D.桁架911、链杆(二力杆)对其所约束的物体的约束反力(C)作用在物体上。A.为两互相垂直的分力B.为沿链杆的几何中心线C.为沿链杆的两铰链中心的连线D.沿接触面的法线12、如图

3、所示结构为(C)。A.几何可变体系B.几何瞬变体系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13、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D)。A.列平衡方程、画受力图、取分离体B.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取分离体C.画受力图、取分离体、列平衡方程D.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14、圆截面杆受力如图示,使杆发生拉伸变形的是(A)。A.力FB.力偶M1C.力偶M2D.力偶M1和M215、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D)。A.体系几何不变B.体系几何瞬变C.体系几何可变D.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16、截面法计算静定平面桁架,其所取脱离体上的未知轴力数一般不超过(C)

4、个。A.1B.2C.3D.417、图示各梁中︱M︱max为最小者是图(D)。18、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B)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A.弹性B.屈服C.强化D.颈缩19、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其值为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其中为(C)。A.B.C.>1D.<120、在工程实际中,要保证杆件安全可靠地工作,就必须使杆件内的最大应力满足条件(C)。9A.B.C.D.21、图所示构件为T形截面,其形心轴最有可能的是(C)。A.B.C.D.22、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A)。A.竖向单位力B.水平向单位力23、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不

5、可能为零的有(B)。A.副系数B.主系数C.自由项D.都不可能24、图示单跨梁的转动刚度是(A)。2EIA.B.C.D.25、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是(A)。A.0.5B.-1C.0D.2二、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2、力偶的作用面是指组成力偶的两个力所在的平面。(√)3、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4、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5、截面上的剪力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当梁横截面上的弯矩使研究对象产生向下凸的变形时(即下部受拉,上部受压)取正值。(×)6、桁

6、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7、有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形,比较两图形对形心轴惯性矩的大小,可知前者比后者小。(×)8、细长压杆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长度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应力为原来的4倍。(×)9、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图形。(√)10、结点角位移的数目就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11、计算简图是经过简化后可以用于对实际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图形。(√)12、力系简化所得的合力的投影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而合力偶矩和简化中心位置无关。(×)13、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是超静定结构。(×)14、图乘法的正负号规定为:面积ω与纵坐标y0在杆的同一

7、边时,乘积ωy0应取正号;面积ω与纵坐标y0在杆的不同边时,乘积ωy0应取负号。(√)15、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9三、计算题1.计算图4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图41.解:(1)求支座反力由得,即由得,由得,(2)求杆1、2的轴力截面法2.画出图5所示外伸梁的内力图。图5解:(1)求支座反力9(2)画剪力图和弯矩图3.简支梁受均布荷载q作用,如图6所示。已知q=3.5kN/m,梁的跨度l=3m,截面为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