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考试复习

方剂学考试复习

ID:47504607

大小:78.5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10

方剂学考试复习_第1页
方剂学考试复习_第2页
方剂学考试复习_第3页
方剂学考试复习_第4页
方剂学考试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剂学考试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方剂学考试复习总论填空题17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三类18使药包括引经药和调和药三类19臣药的意义有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和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两种简答题13.简述臣药的涵义并举例说明之?臣药的涵义有两种: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如麻黄汤中桂枝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汤中桂枝亦可温通经脉,解头身之疼痛。14.简述佐治制药的涵义并举例说明之?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如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芩,可制约方中羌活、苍术等

2、君臣药的辛温燥烈之品,以防伤津。15.简述反佐药的涵义并举例说明之?所谓反佐药是指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可能在治疗中起相反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这样的药物称为反佐药,如温通四逆汤中以苦寒之胆汁防寒邪拒药。16.使药有哪几类?其涵义为何?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经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21、药味增减变化的前提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药味增减的前提是药味的增减不能改变原方的主病、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的地位。增减方中次要药物,目的是适应变化了的病情需要。25.方剂的变化有哪些基本形式

3、?常见的方剂变化有三种主要形式:药味增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和剂型的更换变化。问答题5.写出君臣佐使的涵义,并以麻黄汤为例加以说明。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有两种意义。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三种意义。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可能在治疗中起相反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有两种意义。1、

4、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经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14如麻黄汤中,麻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泄闭郁之肺气,用以为君药。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为佐助药。炙甘草既能助麻、杏以止咳平喘,又能益气和中,调和药性,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解表剂1麻黄汤主治症候的病机是C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D外寒里饮E风邪犯肺,肺失清肃2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DA1

5、:2B2:1C3:2D1:1E2:33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CA败毒散B大青龙汤C九味羌活汤D独活寄生汤E香苏散4麻杏甘石汤的功用是BA.心凉透表,清热解毒B辛凉疏表,清肺平喘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D清泄肺热,止咳平喘E宣降肺气,清热化痰5使用解表剂应注意那些问题解表剂是用以治疗表证的一类方剂,临症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②服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同时禁生冷、油腻之品;③解表取汗的标准是遍身持续微汗出;④如果表邪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若病邪全部入里,则不宜再用解表剂6

6、简述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的配伍意义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宣肺。方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用桂枝解肌发表,温通血脉,两药相须,既可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又能兼治营阴郁滞、经脉不同之疼痛7桂枝汤主治之证已有汗出,为何仍用汗法桂枝汤证之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之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8简述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的配伍意义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7、。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9何谓逆流挽舟之法?用败毒散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泻下药1、具有峻下热结功用的方剂是B14A大黄牧丹汤B大承气汤C大柴胡汤D三物备急丸E黄龙汤5、小承气汤变化为厚朴三物汤,属于BA、药味增减变化B、药量增减变化C、剂型更

8、换变化D、随证加减变化F、以上都不是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