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

ID:47582400

大小:6.1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1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_第1页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_第2页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_第3页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_第4页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课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发现去括号的规律.2.理解去括号是将分配律用于代数式运算.3.掌握去括号法则.4.会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整式化简.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2.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知识分解、知识整合能力.情感与态度:1.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去括号法则.难点:会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整式化简,并求值.【教学过程】活动一:学一学(预习课本4.6节,完成下面练习)①a+(b-c

2、)②a-(b-c)③a+(-b+c)④a-(-b-c)⑤a+3(-b+c)⑥a-3(-b+c)环节说明:教师在前一天布置下节课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QQ家长群给学生提供预习使用的微课内容,并提供相应的练习及答案,通过学生反馈的练习情况进行第二天课堂的个性化教学,以便考虑学生的差异。学生可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并通过相应练习在课前进行自我评估,以便第二天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提高课堂效率。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6道典型题的计算让学生自行检测预习情况,这6道题的设置涵盖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做了铺垫;另一方面,教师针对学生预习时犯的错误,由此开展教学,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易错知

3、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活动二:讲一讲探究1.思考:1.怎样求大长方形的面积?方法一:3(x+3)方法二:3x+92.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的面积相等,那么你发现了什么?分配律同样适用于代数式的运算探究2.根据分配律,你能去括号吗?思考: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环节说明:此环节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观察、发现、归纳完成,并由教师板书知识点,从教师所给的思考问题中让学生概括出去括号法则的主要原理和方法。通过PPT课件的呈现

4、,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设计意图:学生自己的参与过程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再通过几个思考,层层递进,把问题引向深入,得到本节课最关键和核心的知识和技能。这种设计是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的,方法产生自然,符合学生认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活动三:议一议判断:下列去括号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请改正:(1)a2-(2a-b+c)(2)2b+(-3a+1)=a2-2a-b+c=2b-3a-1(3)x-2(-y-3z+1)(4)-2(x-y)+(y-1)=x-2y+6z=-2x-y+y-1错误原因记录:1._________________

5、__()人2._____________________()人3.___________________()人4._____________________()人5.___________________()人6.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思考:1.整式加减运算的步骤?①去括号②合并同类项2.去括号时需注意什么?①注意符号(括号前的符号是否为负号)②括号前是否有数乘(若有则必须乘遍括号中每一项)③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使其结果达到最简)环节说明:此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讨论两部分构成:1.学生独立完成在学案纸上,教师巡视各小组,寻找收集组内同学出现的典型性错误,

6、等小组讨论环节结束后通过实物投影呈现在屏幕上供学生纠错,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的作用;2.小组内完成后带着以下五个问题进行讨论(1.整式加减运算有哪些步骤?2.组内出现了哪些错误?(记录)3.讨论产生错误的原因。4.怎样避免这些错误?5.归纳去括号时需注意什么?),教师把讨论结果中出现的注意点记录在黑板上。设计意图:通过先自行纠错,让学生巩固练习,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去括号”这个重、难知识点,再通过学生的互动纠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活动四:练一练1.化简(1)(2)2.化简并求值:,其中,.3.化简并求值:,其中,.环节说明:对于第三题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一种

7、是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来进行化简求值,另一种是直接进行合并同类项一步到位。教师追问两者的区别,并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第二种解法成立的前提条件,从而引出整体思想。设计意图:通过改变题型,逐步深入,学生尝试求解,自行摸索,互相探讨,理解数学中的整体思想,把此题中的x+y和x-y当作两个整体进行,这种设计循序渐进,方法产生自然,符合学生认知,体现了数学的类比、转化思想。活动五:课堂感悟学习了本节课,你感受了……你学到了……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