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

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

ID:47625394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2

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_第1页
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_第2页
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_第3页
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_第4页
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思考—如何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奋力崛起的伟大号召,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皖中崛起,是市委市政府这两年来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全国各省和我省各市的发展势头可以说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亦步亦趋不行,常规发展也不行,即使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也很难赶上发展的大潮流。要改变总量不靠前、人均述靠后”的状况,实现—在皖屮崛起,必须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真正找准口己的战略定位,找准口己的真止优势和潜能,把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生产要索挖掘和发挥岀來,_才能在全国全省发展的人潮中异军

2、突起。那么,在全国全省的大格局屮,_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什么?第-•位的是氏江这条黄金水道,境内168公里<的岸线,适合建港岸线96公里,其中30公里可建万吨级泊位,这是—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是我们最大的比较优势!建设沿江工业带,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战略和建设沿江城市群战略部署,全力推进工业强帀战略,培植新的区域增长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工作举措。一、充分认识建设沿江工业带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沿江地区优先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世界范围看,沿海和大江大河流域通常都是产业集聚、经济发达的区域。据有关资料显示,包括

3、莱茵河产业带、密西西比河产业带、东京湾产业带在内的大江大河产业带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0o从我国看,依托长江和珠江形成的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2,但其经济总量己占全国的30左右。从我省看,沿江地区是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马芜铜宜4个城市以占全省5的国土面积和7.6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0.4的生产总值和26.7的财政收入。因此,不论是从国际、国内还是省内看,大江大河沿岸地区都是产业集聚的首选地,建设沿江工业带,完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沿江工业带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好载体。近年来,国际产业、资本

4、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和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正在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的大江大河流域转移。沿海地区受城市发展、成木上升,以及土地、环保、劳动力等方面的制约,产业也呈现加速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势头。我市沿江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相对宽裕的环境容量,对发展大运输量、大耗水量、山地多的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近年来我们招商引资的实践来看,投资者看中的更多是我们沿江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诱人的发展前景正越來越吸引国内外资本前来投资和抢滩。要实现我市吸引外资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空间的重大拓展,必须把着力点瞄上沿江,加快沿江的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创造更加适宜办大

5、工业的各种必备条件,以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沿江工业带的基础条件基本成熟。沿江的潜在优势耍转变为现实优势,很重要的是沿江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是否具备。近年来,这方面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基础设施看,口前建成的过江通道有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已经动工的有马鞍山t江大桥,即将动工的有无繁长江大桥和庐铜公铁两用桥,另外述规划预留冇四座长江大桥和两条过江隧道,将来在—境内冇5-10个过江通道连接南北;加上已有的合巢芜高速和待建的巢马高速、北沿江高速的贯通,沿江区域的交通条件将得到彻底改变。同吋,长江无为大堤、和县江堤全面加

6、固,防洪能力已提高到防御1954年型的洪水标准,这将为沿江工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从生产力布局看,目前已有一定的基础,从和县顺江而上,乌江、丿力阳、沈巷、二坝、高沟、丿卢南以及沿裕溪河两岸的林头、半汤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已经或止在形成,沿江工业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完全能够率先突破。可以说,现在建设沿江工业带的基础条件基本成熟。建设沿江工业带的外部条件已经形成。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沿江建设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沿江产业带,建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群。为此,省里专门编制了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沿江产

7、业带和沿江城市群应该是江南江北的协调发展,江南的发展需耍江北的条件,江北的发展需要江南的带动,“跨江合作、联动发展”应当是建设沿江产业带和沿江城市群的基木方针。从省沿江城市群规划看,就包括了江南江北的互动发展。这为我市加快沿江工业带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这种历史性机遇体现在,一方面,可以得到省里对沿江地区重大工业项目布局的倾斜,另一方面,马芜铜宜四市的快速发展从总体上对我市沿江区域具冇辐射带动作用。这些无疑为我们建设沿江工业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综上所述,建设沿江工业带,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符合国家产业梯度转移需要、符合省委省

8、政府建设沿江城市群要求、符合—工业强市目标和本文章共2页,当而在第1页下一页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