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常考点——德育原则

教育学常考点——德育原则

ID:47685586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教育学常考点——德育原则_第1页
教育学常考点——德育原则_第2页
教育学常考点——德育原则_第3页
教育学常考点——德育原则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常考点——德育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常考点——德育原则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德育原则”相关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此知识点在主客观题中均有考查。本文将对“德育原则”中几项考频较高的原则进行讲解分析。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中考频较高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疏导原则1•内涵: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2•具体要求:⑴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⑵)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

2、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3.考点:本原则考频较高,主客观题中均有考查,做题时抓住关键词“循循善诱”。女口:“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析】:做题时抓住关键词“循循然善诱人”。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内涵: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2•具体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3.考点:此原

3、则考频较高,主客观均有考查。出题时主要以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材料为主。女th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吟本现了()德育原则?【析】:马卡连柯强调了“要求',和“尊重',的重要性,即既要尊重也要严格要求。三、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内涵: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2•具体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

4、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3.考点:本原则在主客观题中均有考查,往往是某生身上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时使用。女口:学生小张是一名学霸,但不愿与同学们交往。班主任王老师知道后让小张担任“学习互助队”队长,小张刚开始很不情愿,但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加深了与同学的交流了解,关系也越来越好。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王老师主要遵循()德育原则?【析】: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小张的积极因素是学习好,消极因素是不愿与同学交往,王老师正是利用他学习好的方面帮助他克服了疏离同学的消极方面。四、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内涵: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

5、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体现。2.具体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3•考点:本原则一般为材料性的考查形式,当在材料中看到多个教育主体(教师、家长、社会等)时,一般都会涉及此原则。如:“5+2=0,啲公式体现了()德育原则没有落实?【析】:没有落实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个公式意思是在学校上学5天,在家休息2天后,一切从头再来,说明学校和家庭没有协调一致,没有形成教育合力。以上是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解析,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学

6、考点,可查看中公教师网-教育学频道。中公讲师解析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回复'我要过面试,,获取试讲教案+答辩+结构化解题思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二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