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ID:44508248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1页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2页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3页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4页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德育这一章是教育学的高频考点之一,无论是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教师资格证考试当中,都占有比较大的分值比例,出题形式一般以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为主。在这一部分尤以德育原则为主要考察点,下面我们将就这一考察重点进行详细讲解,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学习产生帮助。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一、知行统一原则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

2、致的品格。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2.要求(1)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2)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这方面的自我修养。(1)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导。二、循序渐进原则1.基本涵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和德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依照一定的速度和顺序稳步前进,而不能冒进。2•要求(1)要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现有的水平;(2)还要掌握教育者可能的发展状态,使德育要求和方法的选择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3、1.基本涵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发扬并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因势利导,长善救失。2•要求第一,教育者应该注意消除对学生的固有印象,客观公正而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第二,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四、爱和民主原则1•基本涵义爱和民主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活动时,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同时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2•要求第一,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赖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第二,注重德

4、育过程的民主化,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基本涵义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通过集体教育教育个别学生,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要求(1)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2)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3)要重视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基本涵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各方面教育影响应协调一致,对学生的教育要前后连贯。良好的思想品德总是在人所生活和活动的空间、环境的一致影响中实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是

5、在教育影响前后衔接、连贯一致的过程中实现的。这种一致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德育影响要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二是学校内部整个教师团队对学生施加德育的方向要一致;三是对学生实施的德育影响要前后一致。2•要求第一,应注意教育影响互相衔接、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第二,要求学校内部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一致。第三,要谋求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合作,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德育工作模式。【历年真题】1•孔子提出了“力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德育教育不单单依靠学校教育力

6、量,还要联合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这体现了德育原则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续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原则。A.疏导B.因材施教C.导向性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5“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B.导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疏导原则注:本文章用于访问

7、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