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课件.ppt

中医食疗课件.ppt

ID:48039970

大小:18.18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1-14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1页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2页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3页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4页
中医食疗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食疗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者:八音魔琴中医食疗概念饮食养生基础饮食养生的目的食物的分类不同需要的食养概念壹标题文本概念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膳食在人体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包括食物疗法和药膳疗法。我国自古就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之说,早在1400多年前,《千金要方》一书就有“食治篇”。“食疗”二字,首见于《食疗本草》。历代有关饮食疗法多以“食养”、“食治”、“食疗”的名称出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药物和食物相配伍,采用独特的烹调技术制作成的特殊食品。其名称,最早见于《后汉书.烈女传》。中医食疗学发展简史萌芽时期奠基时期发展时期兴盛成熟时期完善时期远古至周朝“

2、药食同源“”最早的药物都是食物,最早的医疗正是饮食疗法“火”、“酒”晋唐孙思邈《千金方》“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近现代《中医食疗学》《中医药膳大全》《科学饮食强身大全》宋元明清宋-李杲《脾胃论》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秦汉《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养生基础贰标题文本饮食养生基础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五液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泪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汗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涎商辛白

3、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涕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尿标题文本饮食养生基础食疗的基本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整体原则夏季-多食西瓜、绿豆冬季-多食羊肉、狗肉秋季-多食梨沿海地区-潮湿温暖:清淡、除湿西北高原-寒冷干燥:温热,散寒、生津、润燥根据不同体质选择性的摄入食物食疗的基本原则辨病施食平衡膳食辩证施食虚证-补益之品实证-祛邪之品表证-发散之品里实证-通泄之品里寒证-温里之品里热证-清泄之品消渴病,宜食用南瓜、山药夜盲症,宜食用羊肝、猪肝遗精病,无论何证均宜食用莲子《素问·五脏生成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短,多食

4、甘则骨痛而发落食物的配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杀食物配伍标题文本食物的选择四气作用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温热:温经、散寒、通络、助阳、活血五味作用辛:辛散----发散,行气活血酸:酸收----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甘:甘补----补益、和中、缓急苦:苦降----清热泻火,通泄大便,燥湿咸:软坚----泻下通便,软坚散结食疗禁忌原则热性病-忌辛辣、油腻寒性病-忌生冷瓜果皮肤病-忌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猪肝与豆腐、荞麦同食,引发痼疾蜂蜜与莴苣同食-腹泻产前宜凉、产后宜温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肉生痰鱼生火病中禁忌配食禁忌药食禁忌偏食禁忌时令禁忌胎产禁忌所食之味,若得宜

5、则益体,害则成疾人参与萝卜茶叶茯苓忌醋饮食养生的目的叁标题文本饮食养生的目的滋养保健调整偏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辅助治疗标题文本滋养保健:多选用味甘,性平的食物或药物调整偏衰:选用寒凉或温热的食物或药物,以纠正身体的寒热温凉之性。预防疾病:按目的选择不同食物或药物。如:提高人体正气、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预防肠道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延缓衰老:长寿的重要环节。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多从补益肺、脾、肾入手。辅助治疗: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确定食物和药物配合的方法、剂量、制作方法饮食养生的目的食物的分类肆标题文本饮食养生的分类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五补:春--升补、夏-

6、-清补、长夏--平补、秋--滋补、冬--温补食物的分类15423常用食物6谷物类蔬菜类果品类禽蛋类水产类造酿品食品的分类甘平:粳米、玉米、地瓜、土豆、山药、芋艿(辛)、荞麦(微酸)甘凉:小麦、大麦、粟米(咸)、苡米(淡、微寒)甘温:糯米、高梁(涩)谷物类甘平:黑豆、白扁豆(淡)、豌豆、蚕豆(微辛)、豇豆(咸)甘凉:赤小豆(酸、微寒)、绿豆(寒)、绿豆芽、豆腐甘温:刀豆豆类食品的分类1.我国人民的主食,是能量的基础2.功效:补益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3.餐餐有谷物4.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g,其中全谷类和杂豆类50-15og,薯类50-100g5.粗细搭配(1:1;1:2)

7、谷物类粳米【别称】大米【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除烦渴、止泻痢《大米比药好》一书中就详细阐述了如何食用米饭、米粥、米汤能够有效的防治糖尿病、失眠、肥胖、鼻炎、过敏等常见病的方法,带你走出不正确吃饭的误区。薏苡仁【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止泻、利水消肿、利湿除痹【适应症】脾虚泄泻、水肿寒湿——生姜湿热——绿豆脾虚者——生姜+山药【临床应用】1.糖尿病、高血脂和代谢综合征2.抗肿瘤绿豆【性味归经】甘,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