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语言赏析.ppt

记叙文语言赏析.ppt

ID:48821762

大小:907.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1-29

记叙文语言赏析.ppt_第1页
记叙文语言赏析.ppt_第2页
记叙文语言赏析.ppt_第3页
记叙文语言赏析.ppt_第4页
记叙文语言赏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叙文语言赏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欣赏能力训练之品味语言现代文阅读复习之:考点综述欣赏能力,尤其是文学欣赏能力是阅读能力中的高层次能力,在中考阅读中,表现为:1.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鉴赏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写作特点。3.感受评价作品的形象或主题。4.能从作品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5.理解和体会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或作用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2003年南京中考卷《丁香赋》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赞美之情。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1)这句运用了()的

2、修辞手法。(2)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河的特点是()。“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本句使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有序地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形象生动又有气势地对春天的进行了赞美。方法归纳答题方向:指出了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作用。常见答题形式: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如《春》中“‘吹面不

3、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比喻引用拟人春风温暖柔和喜爱之情几种修辞方法的分析与表述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语势,加强了感情。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            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反问:表达了(的情感),加强语气,使文章有起伏。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便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那树》试题演练二“咬”“呻吟”“屠杀”等词写出了人类

4、残忍砍伐大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树的同情以及对人类的谴责。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蹒跚”、“探身”“攀着”等动词就生动地表现出父亲行动的艰难,为了给“我”买几个橘子,不辞劳苦,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挚爱深情。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嫩嫩”突出小草质地柔嫩的程度;“绿绿”突出小草的颜色和绿的程度,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5、之情。“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像缺着点口儿”、“被风儿吹动”、“天儿越晴”“在水里照个影儿”。--------------《济南的冬天》具有鲜明的北京口语特色,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生动朴实的特点。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队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乌黑:俊俏轻快、剪刀:形容词生动形象、读来使人形象可感。写出了燕子的颜色形状、样子方法归纳答题方向: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含义和词语表达效果。常见答题形式:(词语),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体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质)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田,母亲

6、已插完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水泥水。——《田野上的白发》“跪”、“爬行”两个动词准确描绘母亲插秧时的姿态,“艰难”一词表现了母亲插秧时极为劳累,体力不支的状况。通过动作描写,突出了母亲的坚忍与顽强。从用词角度有以下几种答题套路用词基本的回答模式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某人或物的情状或特点形容词细致、准确地描摹出某人或物的特点或心理叠词形式上增强语言的韵律美,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涵义拟声词让声音再现,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封”凝然安静,“

7、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试题演练三(杜鹃花)那种对生命的不舍和引人,凄美的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展开充分的想像,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描绘了杜鹃花努力开放时的情景分析词句时,有些要指出一定的写作手法。答题套路: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烘托或突出了,极具感染力(给读者的感受或表达的效果)方法归纳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衬托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的品质。或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象征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照应

8、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令主题更加鲜明。“赏析”就是“赏+析”!“赏”就是品赏体现特点的重点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