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简案.doc

《乘法分配律》简案.doc

ID:48945737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6

《乘法分配律》简案.doc_第1页
《乘法分配律》简案.doc_第2页
《乘法分配律》简案.doc_第3页
《乘法分配律》简案.doc_第4页
《乘法分配律》简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简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乘法分配律》简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一、铺垫孕埋伏思考问题。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二、新授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

2、=6×25=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100+50=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汇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

3、现的规律。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三、巩固练习。P36/做一做P38/5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四、小结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4+2)×25(2)4×25+2×25=6×25 =100+50=150(人) =150(人)(4+2)×25=4

4、×25+2×25(a+b)×c=a×c+b×ca×(b+c)=a×b+a×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评课东津镇小:刘言莉“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的难点。本课教师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动建构乘法的

5、分配律。1、在教学重点内容时:为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后面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再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乘法的分配律,特意设计问题:“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的3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展示出两种不同的算式,(35+25)×335×3+25×3。此时出示三道思考问题:①: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②、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③、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这三个“设问”揭示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特征,“相同点:两组算式计算的结果相等、参加运算的数字相同。不同点:第一个算式

6、先求一套校服的价钱,再求三套校服的价钱。第二个算式先分别求三件上衣的价钱、三件裤子的价钱,再求它们的和。联系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相加”。“问题”的提出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外部环境,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稍难的问题,先开展小组讨论。因为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是一个自我的认识、实践、加工、改造和积累的复杂的内化过程,旁人是无法替代的。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观察、比较、举例、对比、归纳,一步步地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了乘法分配律。但这只是一部分学生发现、找到。教师运用课件

7、演示拉动的方法形象地演示,引导学生叙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2、在乘法分配律中,有一个重点词语“分别”学生往往理解不透,不能正确地分配,在这节课中,我感觉老师强调的有些不够,建议可以用醒目的箭头,突出对c的强调,让学生都能很准确的找到c,正确应用乘法分配律。另外,反馈练习中,我感觉可能由于时间关系,题型练习的有些单一。整体看,吴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以“问题”为主线,实施扎实、开放的数学活动,拓展空间,置学生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

8、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