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docx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docx

ID:49016862

大小:13.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集体备课教学案年级三年级主备教师杨凤平4.5参与研讨教师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课题语文园地三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第一课时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

2、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2.说真话,说实事。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

3、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研讨教师个性化调整(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还可以介绍自己什么?(2)可以介绍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3)学生试

4、着说一说。其余的学生认真听,看看他抓住了自己的特点了吗?(4)自主习作 第三课时修改习作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外貌、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优缺点。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3、把自己的习作写在作文本上。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比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

5、,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一句用的是问号,第二句用的是句号。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两句话的意思是相同的。 5、教师再出示这类的句子请学生换个说法。如:老师难道说的是错的?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

6、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4)仔细看一看,你认为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5)请同学们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来。 第五课时一、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句子。 (2)指名读 (3)想一想读了这五个句子,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的说一说。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句子。(6)抄写句子。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自由

7、朗读成语故事,想一想你从这个成语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