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判定说课稿.doc

平行四边形判定说课稿.doc

ID:49339765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平行四边形判定说课稿.doc_第1页
平行四边形判定说课稿.doc_第2页
平行四边形判定说课稿.doc_第3页
平行四边形判定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平行四边形判定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华东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第20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课为第三课时。 本课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及三种判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其他两种判定方法。它的学习是我们对前三种判定方法的练习和运用,也为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定理三、定理四)。(2)技能目标通过逆命题猜想、操作验证、

2、逻辑论证等过程,进一步增强数学思维能力,规范推理书写格式。(3)情感目标经历发现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证明或计算。【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   运用“情境引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引导提问、归纳论证、深化巩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提出假设——操作验证——推理论证”的过程,充分感受数学思维的特点,

3、进一步提高逻辑推理的能力,增强探索新知的兴趣。2.学法   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新课标精神,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采取“假设、操作、观察、思考、讨论、论证、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大胆猜想、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提高操作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回顾旧的知识,在掌握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引出本课主题。(二)探究新知 1.对定理三的探究(对角线互相

4、平分的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操作验证 活动:学生两人一组,画一个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通过观察测量验证它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讨论,肉眼感知所画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以前的猜想,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2)推理论证在学生操作、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猜想,继续进行推理论证。结合图形,让学生用几何语言表示定理。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且OA=OC,OB=OD求证:四边形A

5、BCD是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在实验得出初步结论的基础上,再运用逻辑推理予以证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并规范推理的书写格式。2.例2的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证明,学会对定理三的简单应用,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学习的兴趣。3.思考(1)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设问引出判定四,进一步体验“猜想—求证”的教学方法,感受获得新知的乐趣。(2)推理论证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猜想,进行逻辑论证。已知:如图20.1.8,中,∠A=∠C,∠B=∠

6、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学生讨论交流后写出推理过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判定定理二的推理论证,进一步体验“猜想—求证”的教学方法,感受获得新知的乐趣。4.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总结,使同学们对知识系统化。(三)课后作业1.课本第107页,习题20.1,第2题,名师点拨64页第10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四)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清楚明了、简单有序的板书,来辅助知识的呈现与回顾,加深学生的印【教学评价】  本节课

7、在教学设计上,依据教材《课标》及学生实际情况,坚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运用了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组织考虑了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人格发展的统一,应能取得较好效果。“复习引入”部分,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与本课有关的原有知识,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探究新知”部分,通过组织操作与讨论,运用实践、板书和讲解,有层次地呈现了新的知识,学生充分体验“猜想——求证”的数学研究过程,进一步锻炼了推理能力;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新的知识,建

8、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并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本课也还有不尽完善之处,教与学永远是一对矛盾,教书育人的事业没有止境,对教学策略的追求也永无终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