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doc

梁丹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doc

ID:49339840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9

梁丹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doc_第1页
梁丹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doc_第2页
梁丹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doc_第3页
梁丹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doc_第4页
梁丹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丹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温宿二中梁丹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学会交往,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八年级上册的重点。本框是在学生已知如何进行家庭、学校交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社会交往的延伸,在全书中属于面向未来的教育,对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文化差异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懂得面对文化差异应持有的正确态度。2、能力目标让学生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式。培养学生文明交往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6尊重本民族

2、的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充满自豪感,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  理解文化差异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教学难点】懂得面对不同文化差异应持有的正确态度。二、说学生 八年级学生,受阅历、知识面的影响,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多,与外国朋友交往甚少。因此,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既缺乏感性认识的积累,更缺少理性认识的升华。三、说教学理念 1、坚持“一个理念”¾¾始终贯彻“育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的核心教学理念。2、营造“一种氛围”¾¾创设情境,促进师生互动。63、建立“一种关系”¾¾互相学习、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4、做到“三个淡化”¾¾淡化教师说教(突出主体思想);淡化理论灌输(引导主体发现);淡化死记硬背知识(指导主体运用)。5、体现“一个观点”¾¾ “活用教科书”的新教材观。四、说教法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框内容创编为文化之旅的三站。第一站   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第二站 感受文化的差异性第三站 共谱和谐的文化乐章  2、教学方法(1)情景创设法:(2)问题探究法

4、:(3)直观演示法:(4)活动引导法:3、教学手段。6多媒体辅助教学。五、说学法1、合作学习法。即师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2、自我探究法。即学生要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这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约1分钟) 设问调查:“同学们是否喜欢旅游?喜欢旅游的同学请举手”利用学生喜欢和向往旅游的兴趣和爱好,创设情景,步入世界文化之旅。(出示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新课学习。2.共同探究,学习新课(约34分钟)第一站   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 A节日习俗  (展示

5、课件)引导学生归纳: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反映不同文化传统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节日文化及习俗的分析,运用flash和图片,调动学生感官,加深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体验,突出教学重点。   B世界文化百花园  (展示课件)6创设了两个知识竞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比赛:活动一:猜词秀活动活动二:看图片,识国名[设计意图]:①将知识寓于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视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合作竞争的意识;②使学生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竞猜中,进一步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6、和丰富性,突出教学重点。第二站 感受文化的差异性 (展示课件)活动一:英汉互译活动活动二:观看《家有儿女》视频[设计意图]:①将知识寓于翻译活动和视频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使学生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和待人处事差异中,感受世界文化的差异性,突破教学重点。第三站 共谱和谐的文化乐章活动:观看音乐会视频6设计意图:①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价值,同时要弘扬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突破难点。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自由畅谈(课堂小结)(约5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由轻松中学会总结归纳知识。七、说预期教

7、学效果1、通过课堂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他们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在活动中,会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的获取新知。3.课堂上还会出现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应给予正确引导。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