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 .doc

[精品]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 .doc

ID:49409115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1

[精品]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 .doc_第1页
[精品]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 .doc_第2页
[精品]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 .doc_第3页
[精品]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 .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德国的制造业起步与发展的时代与中国制造业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截然不同。最近一些口子,网上经常流传着各种文章,透露着对德国的各种喜爱与崇敬,其中多是对德国制造的崇拜之情,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德国品质确为世界所公认。但是问题来了,是不是把品质做好就意味着可以带活整个行业?以及屮国的制造业是否可以通过德国的模式创造出被世界认可的中国品质?德国制造业的基础是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学徒制,一个人从十几岁开始学手艺,学成后得到国家认可的学历(这一点十分重要),然后几十年如一口从事同一

2、件工艺,精益求精,再将自己的技术一代代薪火相传。德国工厂的车间里,处处可见五十多岁还在流水线上兢兢业业的工人,工地上随时可见六十多岁还在开挖掘机的师傅。这些人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一门手艺中的一个环节,他们的经验对于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巨大的财富,这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吧。混过制造业的人应该都知道,从工程师脑子里的想法,到车间上每一个焊接点的工艺,到产品使用时的现场条件和环境变量,再到售后维修时每一个时间节点可能造成的种种差异,其中的各个环节千差万别,这些都需要一线人员的经验来完成技术上一点一滴的积累。

3、aption>9月19日,美国纽约,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德国的学徒制度前提条件就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年轻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可以踏踏实实扎根手艺,无后顾之忧。以中国的现状显然没有类似德国的社保和福利体系,而社保和养老体系一旦不稳健的后果,底特律的下场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典型的案例(底特律为什么会成为鬼城?),这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可能指望产业界靠自身来解决。中国的制造业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一一方面我们缺乏有经验的高级技术工人,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的发展我们对于基层工人的需求

4、又越来越小,同时我们又没有一个培训体系来弥补这中间的断层,也没有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保护工人职业生涯的可延续性。有人说没关系我们还有蓝翔,可是蓝翔尽管挖掘机技术好,也没办法让一个学生安心挖掘儿十年啊。我们缺技术工人,那么在工程师这个环节呢?很可惜我们处在一个资本和信息的生产力远远高于智力和劳动生产力的年代,早儿年的金融业、咨询业,以及这两年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互联网业,都以其高收入吸引了大量顶尖人才,当然还有英美德加各个西方列强抢走了我们无数的优秀青年。相比之下制造业由于增长相对缓慢,尤其是本土的民营制造企业,待遇方面对

5、人才的吸引力自然就较弱,很明显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不在制造业。这个现象本身没有问题,个人追求高收入无可厚非,互联网吋代中国好不容易有一个行业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受到资本的追捧也顺理成章,可是对于正处青年时期的中国制造业这确实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徳国人是如何处理人才矛盾的?徳国作为一个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国度,在人才制度上长期以來奉行“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原则,或者叫“不承认非科班制”,研究生不接受跨专业报读(我个人觉得这一点非常不好),求职时非本专业出身免谈(甚至非师范毕业都不许当老师),这样的门槛显然可以有效地保证从业人员的

6、专业性以及技术的可延续性。制造业各个环节的分工事无巨细,不信任外行完全可以理解,类似“一个外语系毕业生创造一个互联网帝国”这种事在徳国人眼里是难以想象的。当整个社会都已经习惯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才体系吋,金融业就不会去抢夺大量的优秀工科毕业生,工科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工程师,他们往往也会心安理得地在同一个岗位上一做几十年。这样一套体系自然维护了德国制造业的发展传统,但同时也…定程度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互联网吋代,对跨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要求越來越多,同时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早已不是只有“科班出身”这一条华山

7、道。徳国的这种人才培养的传统大大限制了人才流动的活跃程度,而全球化也意味着人才的全球化,比方说我身边就有很多优秀的徳国青年选择去更加自由的美帝探索不同的事业和人生,对于徳国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损失。回过头看中国。我们没有“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才传统,跨专业跨领域求学和就业是司空见惯的事,比方说我们就诞生了“英语老师造手机”的神话嘛。另一方面,中国没有欧洲那样发达的文化出版传媒教育行业来吸收相关专业的人才,我们需要给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提供通过努力进入其他行业谋求自身发展的机会。所以说,德国的萝卜坑人才系统保证了对于“德国制造”的

8、稳定的人才供应,但并不适应中国当下高速增长的经济需求及社会现状。其实不光是中国,美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被新兴行业抢夺尖端人才的挑战,只不过屮国制造刚刚起步尚缺乏技术积累,就要面对与各种高大上行业争夺人才的局面,相对而言困难和挑战都更加巨大。为什么德国的制造业与新兴行业收入差距不大呢?徳国人是一个把安全感看作比天还大的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