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单元全练全测 C卷.doc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单元全练全测 C卷.doc

ID:49735360

大小:23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04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单元全练全测   C卷.doc_第1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单元全练全测   C卷.doc_第2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单元全练全测   C卷.doc_第3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单元全练全测   C卷.doc_第4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单元全练全测   C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单元全练全测 C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单元全练全测C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共7题;共18分)1.(1分)空气是一种由多种气体组成的________。2.(1分)把水倒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水都充满整个容器,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3.(2分)液体体积常用________表示,英文字母简写为________。4.(3分)空气是一种无色、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没有固体形状等的物质。5.(2分)________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________。6.(6分)如果把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等物质进行分类,我把________分为一类,这一类物质属于________;把________分为一类,这一类物质属于________;把________分为一类,这一类物质属于________。7.(3分)将水、醋、牛奶称为________,石头、木头、树称为________,空气称为________。二、判断题。

3、(共10题;共20分)8.(2分)空气和水相比,没有相同之处,只有不同之处。9.(2分)把一根粉笔扔入水中,水中会出现泡泡,说明粉笔里有空气。10.(2分)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左右被水覆盖着。11.(2分)只要是存在的物质,我们就一定能直接用眼睛看见。12.第11页共11页(2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13.(2分)我们感觉不到空气压在我们身上,这是因为空气没有重量。14.(2分)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15.(2分)用量筒取一定量的液体,量筒要放在平整的

4、桌面上。16.(2分)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可以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17.(2分)5毫升相当于大雪碧瓶的一瓶。三、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8.(2分)下列各种物品都是我们学习中使用的文具,其中属于液体的是()。   A.橡皮    B.小刀    C.铅笔    D.墨水    19.(2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水是透明的,食用油是不透明的    B.食用油摸起来比水黏    C.水具有各种形状,食用油不具有各种形状    20.(2分)水黾能在池塘水面上滑行而不沉入水中,是因为水

5、的()。A.表面张力    B.浮力    C.重力    第11页共11页21.(2分)把一滴水滴到半瓶油中,过一会儿这滴水会()。   A.沉在瓶底    B.浮在油上    C.以上都有可能    22.(2分)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液体,其中呈淡黄色的是()。   A.盐水    B.食用油    C.牛奶    23.(2分)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A.颜色    B.黏稠度    C.形状    24.(2分)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A.一点都推不动    B.推到底    C.

6、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25.(2分)一个物体被包进黑布里,哪一项不是对这个物体观察的结果()。A.它没有气味    B.它是固体    C.它是红色的    26.第11页共11页(2分)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感知这些性质时,用到的感觉器官有()。A.眼和舌    B.眼和手    C.手和舌    D.眼和耳    27.(2分)下列各种物质中不是液体的是()。 A.牛奶    B.可乐    C.巧克力    D.食用油    四、简答题。(共2题;共8分)28.(3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

7、,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重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重量跟体积的比值。(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l与2(2与3或1与3)或实验4与5(5与6或4与6)的体积及重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序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重量不相同。第11页共11页(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29.(5分)

8、完成下面的表格,对的在格子里打“√”。形状占据空间体积流动固定不固定能不能易压缩不易压缩能不能石头水空气五、实践题。(共1题;共20分)30.(20分)水会流动,空气也会流动。下图所示的各种情形都能证明空气在流动。(1)图甲所示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空气在流动?(2)图乙所示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空气在流动?(3)图丙所示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空气在流动?(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空气在流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