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doc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doc

ID:49768983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4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doc_第1页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师生谈话,导入话题1.播放《新闻袋袋裤》视频片断后问:同学们,你们在最近的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了哪些值得人们关注的话题?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通过刚才的一番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确实是心怀天下的新时代少年。最近在我们的班级中,学校里,家的周围发生过什么引起你的关注的事呢?(学生交流)二、话题讨论,重点指导(一)出示话题,初步读懂书上给我们罗列了四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清大家打开语文课本,看看习作的要求。(1)有一位农民种了大片的玉米。玉米成熟了,被野猪吃了不少。过去野猪一来,可以用猎枪打

2、,现在有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打不得了。你不打它,它就糟蹋庄稼。为此农民叫苦不迭。(2)有人说,电池不能乱扔,它会严重污染环境。魏学明同学却不理会,还说:“大家不都乱扔吗,也没有见有多大的危害。”(3)王仁同学读了《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武松打虎是不爱护野生动物,因此武松称不上英雄。你认为呢?(4)据报道,“非典”病毒的蔓延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引起的。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二)选择话题,归纳方法1.同学们,这四个话题,有的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种经报道过的消息,有的是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事情,都是一

3、些与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习惯等有紧密联系的内容2.课前,你们已经分组对这些话题进行了讨论,说说你们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3.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4.书上教会了我们两个方法是哪两种方法?5.小结:第一种方法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第一种方法是查阅资料,看看其他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三)选择典型,指导讨论1.同学们,根据你们交给老师的资料以及刚才的发言,我觉得大家对“武松打虎”的问题比较感兴趣,搜集的资料也大多是关于这方面的,现在我把资料发给大家,今天就着重来谈谈第二个话题——武松打虎是不爱护野生动物

4、,称不上英雄。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2.整合资料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搜集的资料按三块整理:①武松为什么打虎?当时,这头虎有什么危害?②武松打虎之后人们是怎么看待武松的?③野生动物保护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武松打虎是不爱护动物吗?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整理归类搜集来的资料,然后安排好的三类资料进行大组的汇报,各小组之间相互补充,丰富资料。教师适当给以补充。3.组织讨论针对搜集到的资料提炼出几个问题进行讨论:①首先,人们没有招惹老虎,老虎伤害人类难道不该打吗?②武松不把老虎打死,就会有更多的人被老虎咬伤,难道不该打?③当时老虎

5、是珍稀动物吗?④武松打死一只专门吃人的害虎,会影响整个动物世界的吗?⑤如果你是深受虎害的人,你会说些什么?4.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在必要时作适当的点拨。四.例文导航,习得写法1.同学们讨论得十分激烈,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得好,还得写得好。有一位同学就能把自己与家人讨论话题的过程写成了文章。出示例文《武松打虎与保护野生动物》2.自读例文,通过例文你了解了什么?(1)文章结构:提出观点,讨论过程,总结全文。(板书:提出观点,讨论过程,总结全文)(2)“我”、妈妈、爸爸有各自不同的观点,表达都很清楚。(板书:观点清楚,理由充分)

6、“我”的观点是:武松不是英雄,因为老虎是野生动物,不能乱打。妈妈的观点是:武松打老虎是为了救当地的老百姓,是英雄。爸爸的观点是:在武松生活的年代打虎是英雄行为,而在现在是不能伤害野生动物的。(3)(引导关注文章中的提示语)(板书:提示语)A提示语一般包括哪些内容?(板书:语气、动作、神态、心理活动……)B提示语可安排在什么地方?标点符号怎么运用?C小结:写人物语言,提示语很关键,提示语中可写出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提示语可根据需要安排在不同的地方,有在前,在中间,在后,或省略……我们一起看看例文中提示语的用法。3

7、.还有一位同学也是参与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他是这样写的,(出示例文《武松是不是“英雄”?》)看看这篇例文和上面的那篇有些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再次默读例文,探究发现。4.交流发言,教师相机归纳:第一篇例文是围绕一个话题和家长讨论,把讨论的经过写了下来。第二篇例文是围绕一个话题收集报纸、杂志和其他书籍中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再进行摘录整理,写成文章。5.我们在写的时候可以使用第一种方法,也可是使用第二种方法,只要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情况写下来就可以了。五、学生习作,互动评改1.对照习作步骤,进行写作。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3.学

8、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4.交流、评议、补充(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团队,大家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一读自己的习作,互相欣赏,相互修改。(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