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pdf

ID:49797868

大小:161.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2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pdf_第1页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pdf_第2页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2月第44卷第12期·综述与进展·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孙洋李新宇顾恒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小双链DNA病毒,其宿主细胞为人皮肤和黏膜的上皮细胞。HPV感染是宫颈癌、尖锐湿疣、头颈部鳞癌等疾病的发病原因。HPV感染后,宿主免疫系统可被激活,但却不能有效的清除病毒。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逃逸机制可能是导致宿主持续感染HPV的重要因素。本文就HPV感染与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做一综述。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免疫反应中图分类号R75文献标识码ADOI10.11969/j.issn.1673-548X.2015.12.051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

2、lomavirus,HPV)可以蛋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部位的增殖,导致尖锐湿疣、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机体后,病毒基因组常整合于癌等疾病的发生。本文就HPV病毒感染人体后的免宿主细胞染色体内,病毒不再维持自身的生命周期,疫反应概述如下。而是跟随宿主细胞的DNA复制传至子代细胞。高危一、HPV概况型HPV基因组在整合过程发生多个早期基因的开放HPV病毒属乳多空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为环阅读框架缺失(如E1、E2、E4、E5),导致E6和E7基状双链DNA病毒,其宿主细胞为人的皮肤和黏膜上因表达失调,宿主细胞向恶性表型发展。而低危型皮细胞。根据其完整基因组的不同,目前已测得的HPV感

3、染宿主后,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细胞染色体间HPV可分为100多种亚型。不同基因型的病毒其组不发生整合,而是以外源性DNA方式游离于宿主细织亲嗜性和致病谱不同,如HPV-1易感染掌跖部胞染色体外。位,HPV16易感染生殖器部位,而HPV11则易感染生2.HPV病毒生命周期:HPV的生命周期与其宿[1,5]殖器和咽喉部位。根据病毒致恶性程度的不同,通常主———上皮细胞的分化状态密切相关。正常状又分为高危型HPV(如HPV16、HPV18等)和低危型态下,只有基底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基底层细胞分HPV(如HPV6、HPV11等)。裂后,部分细胞向上层移行,部分细胞仍停留在基底1.HPV病

4、毒基因构成:HPV病毒基因主要由上层。移行细胞一旦离开基底层,即开始分化,细胞核游调节区(URR)、早期基因区域(E)、晚期基因区域渐消失,细胞功能减退,并最终形成角质层。而在[1](L)组成。其中早期基因(E1、E2、E4、E5、E6、E7)HPV病毒感染的上皮细胞中,病毒蛋白改变了正常编码的早期蛋白与病毒致病性密切相关。E1、E2基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使其有利于病毒自身的复制。因为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与病毒的复制密切相关。HPV感染后,病毒基因组激活HPV早期启动子,开始E1~E4蛋白是表达量最高的病毒蛋白,E1~E4可能低水平的HPVDNA复制。含有HPV基因的基底层与病

5、毒基因组的扩增相关。E5基因与病毒的复制相细胞移行时,将HPV病毒带入上层细胞,并使上层细关,同时近年研究表明高危型HPV的E5基因亦有一胞保持分裂能力,随即HPV晚期启动子被激活,病毒[2]DNA复制出现高拷贝量扩增,表达晚期蛋白。病毒定的致癌作用。E6、E7基因为病毒的原癌基因,E6与抑癌基因p53的灭活密切相关,E7可与视网膜包被完成后,细胞释放病毒颗粒,引起持续感染。母细胞瘤蛋白(pRb)结合引起宿主细胞周期的改二、HPV感染与宿主免疫反应[3,4]与其他类型的病毒不同,HPV感染的细胞中并变。晚期基因区域(L1、L2)主要编码病毒的衣壳不出现病毒诱导的细胞死亡,而是病

6、毒从多方面影响宿主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以利于其自身的生存与繁衍。作者单位: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宿主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病毒,但并不能有效清除病通讯作者:李新宇,电子信箱:xinyusli609@163.com;顾恒,电子信毒,使宿主维持持续被感染状态。箱:guheng@aliyun.com1.HPV与固有免疫:角质形成细胞既是HPV的·181··综述与进展·JMedRes,Dec2015,Vol.44No.12宿主细胞,亦是皮肤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细胞,它可表导的信号转导,阻止其向细胞核移行,进而抑制核内[7,10]达8种Toll样受体(TLR),参与

7、启动固有免疫应答,ISGF-3与ISRE结合形成的转录复合体。HPV并可合成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如ILE5蛋白可诱导IRF1的表达,IRF1结合至IFN-β启-1、IL-6、IL-8、IL-10、TNF-α、IFN-β等)。正动子,刺激后者转录,但同时E7可阻止IRF1介导的[11]常状态下,固有免疫系统所包含的细胞,如巨噬细胞、IFNβ启动子的激活。E6可能结合至IRF3上,抑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s,LCs)、树突状细胞制其转录活化,进而阻止了IFN-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