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话题作文指导.ppt

成长话题作文指导.ppt

ID:50022605

大小:467.5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01

成长话题作文指导.ppt_第1页
成长话题作文指导.ppt_第2页
成长话题作文指导.ppt_第3页
成长话题作文指导.ppt_第4页
成长话题作文指导.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长话题作文指导.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话题作文指导“成长”题型把脉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话题的方式,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等。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

2、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思考?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话题作文的构成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比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

3、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这是“材料”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思考?——这是“提示语”。请以“成长”为话题——显然是“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这就是“要求”。话题作文的“自由”1、选材宽泛自由2、立意自由3、文体自由4、拟题自由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话题理解话题概念涉及对语言的准确理解,是语文基本素质的体现,是长期积累和修炼的结果,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方法问题。在阅读和写作中都要学习准确掌握词义、语义,多与近义的词语作比较辨

4、别。准确理解话题的概念,不但有助于我们明确“话题”的意思,避免偏离题意,还会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扩大选材的范围。.一、仔细揣摩,准确把握话题中有关概念的内涵。话题作文写作的关键《考试大纲》对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的第一条就是“符合题意”。对话题作文来说,准确地把握话题中有关概念的内涵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话题概念,甚至偏离题意,一般只能在及格线(30分)以下评分。.二、大中取小,确定写作角度。话题作文写作的关键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非常宽泛,如果仅把话题

5、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笼而统之去写文章,势必出现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选择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那么怎样迅速大中取小,确定自己的写作角度呢?常用的命题方法有:①扩展话题法:在所给话题前加上适当的词语,从而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如《成长与责任》、《……伴我成长》等。②驰骋想象法:由所给话题展开想象,让自己的思维自由驰骋,从而拟出新

6、颖独特的题目。如《成长的颜色》、《成长的滋味》③拟人拟物法:运用拟人、比拟的方法把所给话题拟人化,从而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成长的脚步,你慢些走》④比喻引申法:在所给话题原义的基础上,分析其比喻义与引申义以此为题目。如《我懂了妈妈的心》《那一件事改变了我》等⑤引用诗词法:运用所学过的与话题有关的古诗词、名言、歌词等为题目。如《不想长大》《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话题作文常见失误1、游离“话题”。少数同学对“话题”不假思索,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触及话题,甚至与“话题有关的词眼也找不到,完全成了自由作文。因此,写作

7、前一定要读懂“话题”,写作中一定要扣住话题。2、把话题当文题。话题作文的导语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非作文题目。人家的话题是什么,你就以什么为题,题目就会大而不当,出力不讨好。3、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如果不管文体,信马由缰,文章就会不伦不类。所以一定要选定一种文体,让评卷老师一眼就知道你写的是什么文体。4、摘录导语。不少考生误将导语作为材料作文的“材料”,一开篇就“引”入文中,然后才开始或编述故事,或展开议论,这样的开篇自然也就成为文章的一大败笔。5、泛泛而谈。有些学生“拿”起话题就写,根本没考

8、虑“大题小做”,泛泛而谈,致使作文中充满了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全文找不出明晰的中心。特别提醒1、不要用话题做文题;2、不要文体不明;3、不要泛泛而谈;4、不要游离话题;5、不要摘录导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