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

2014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

ID:50154186

大小:128.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5

2014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_第1页
2014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_第2页
2014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_第3页
2014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_第4页
2014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中考信息整理及中考复习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中考命题思路与复习策略研究------2014中考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教研室王玉红2014年2月27日-3月1日,在太原市晋西宾馆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中考化学命题研讨会,会上听了我省化学教研员范宏俐老师所做的《山西省2014年化学中考命题思路解读》,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专题讲座,三位优秀教师的复习录像课。通过学习,明确了2014年我省中考化学的命题方向,以便有效指导我市中考化学复习。一、明确中考命题思路中考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深化课改,稳中求变的原则中考命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引导和促进化学教学全面落实《化学课程标准

2、》所设立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既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化学学业水平,也要很好地为高中招生服务。试题着眼知识和技能,关注过程和方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重视基础,关注学生基本素养形成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考试内容以学生生存和发展,必需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为主。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在运用中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减少知识性试题,避免知识点的简单记忆。3.坚持贴近生活,能力立意的原则命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考查学

3、生对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判断与推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简单的化学实验与探究的初步能力;简单的化学计算能力。重视科学探究的考查,内容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和学生后续学习基础的知识上,重点放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水平的考查上。试题应充分反应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避免将科学探究生搬硬套。4.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加强创新意识的考查6命题立意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坚持教育性,注重积极的价值取向,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引导化学教学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2.促教导学,关注学习过程的考查注重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4、,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过程、重体验,体现生成性,努力将课堂教学改革与中考试题融为一体。3.试题素材要体现公平性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地域、不同认知特点、不同化学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校、学生。试题题型结构与2013年保持一致2014年中考与2013年尽可能一致,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要求达到总题量的50%。2013年大约达16%。2014年的开放性试题还会加大力度。二、命题思路对教学的影响(一)夯实基础知识,关注学生发展考虑到山西中考两考并一考的情况,基础知识在中考题中达到50%,选择题前7

5、-8个,21题,22题、23题的前几空,实验题的前几空,属于送分题,学生必须拿到分。溶液题考查溶解度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溶液配制(包括操作和误差分析),比较难的是动点分析(一般考虑改变温度以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饱和、不饱和的判断,),学生应该知道曲线中三种点(曲线上方、曲线上、曲线下方)表示的意义。思考溶解度题中如何设计开放性试题,(可以考虑: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饱和、不饱和的转化方法,改变温度后(升高或降低)发生改变的是什么等)。计算题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基础考点,以化学方程式计算为主,体现

6、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还会考到溶液配制、溶液稀释、化学式的计算,可以考虑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式结合起来考查。表格题、图像题都要求,给出陌生化学方程式计算也要求。(二)注重科学探究,考查实验实践能力中考实验探究题主要在26、27两小题中,涉及到课标中的内容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6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新增)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

7、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可溶性杂质只考虑除去一种杂质,多种杂质不要求考虑加入杂质的先后顺序。如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碳酸钠、硫酸钠不要求,但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要求)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不要求学生做实验,但要求知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制取氧气这一化学事实,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