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的应用(1).doc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1).doc

ID:50324380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1).doc_第1页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1).doc_第2页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1).doc_第3页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1).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应用——学案【学习目标】:1.加深对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2.了解复分解反应微观实质,巩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3.学会解决化合物之间能否反应、离子共存、除杂质、物质鉴别等问题【知识回顾】1酸的通性(并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方程式反应类型(1)酸溶液能与反应:石蕊试液酚酞试液(2)酸+=(3)酸+=(4)酸+=(5)酸+=2碱的通性(并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1)碱溶液能与反应:石蕊试液酚酞试液(2)碱+=(3)碱+=(4)碱+=3盐的性质(并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1)盐+=(2)盐+=(3)盐+=(4

2、)盐+=4碱盐的溶解性可溶性碱(五个)不溶性碱(六个)不溶的盐酸盐不溶的硫酸盐其他均可溶可溶的碳酸盐不溶的碳酸盐5复分解反应定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6选择合适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1)+Na2CO3=NaOH+(2)+HCl=CO2↑++(3)Ca(OH)2+=CaCO3↓+(4)+H2SO4=Na2SO4+(5)BaCl2+=BaSO4↓+(6)NaCl+=AgCl↓+(7)CuO+=CuSO4+(8)Al(OH)3+=AlCl3+7.从H2SO4、BaCl2、NaOH、CuSO4、NaCl、CaCO3这五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

3、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酸+碱:②酸+盐:③碱+盐:④盐+盐:【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1.NaOH溶液和稀HCl反应反应前溶液中的粒子: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反应方程式:2.Na2CO3和稀HCl反应反应前溶液中的粒子: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反应方程式:3.BaCl2与Na2SO4反应反应前溶液中的粒子: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反应方程式:实质: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NaCl和H2SO4B.NaOH和HCl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2某同学在测定某未知蓝色溶液的组成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4、()A.KClCuSO4NaOHHClB.CuCl2NaClBaCl2KNO3C.CuSO4HClBaCl2NaNO3D.NaClKNO3HNO3Na2SO43分别向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足量的水,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MgCl2AgClZnCl2B.H2SO4NaOHKClC.Na2SO4Zn(NO3)2BaCl2D.CuSO4KClNaNO3【离子共存】题型一:物质间的反应(离子共存)1.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这种物质是下列中的()A.KClB.NaNO3C.HNO3D.Mg(OH)2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

5、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OH-B.K+Ca2+CO32-C.H+Cl-CO32-D.Na+Fe3+OH-3.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KOH、NaClB.Ba(OH)2、K2SO4、HClC.NaCl、BaCO3、KNO3D.HCl、Na2SO4、KCl【小结】熟练掌握17对不能共存的离子对,是解这类题的关键。题型二:鉴别1.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待鉴别溶液试剂(均为溶液)AHNO3和KNO3酚酞BHCl和NaClAgNO3CAgNO3和Na2SO4BaCl2

6、DCa(OH)2和NaOHNa2CO32.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NaNO3溶液D.稀盐酸3.现有①NaCl、②Mg(NO3)2、③NaOH、④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小结】完成鉴别题时,首先考虑物质本身的颜色,其次考虑发生化学反应时出现的特殊现象,如产生气体、沉淀、指示剂颜色变化等。题型三:除杂1.下列物质中均含有少量的括号内的杂质,是选用一种试剂将杂质除去

7、除杂质试剂化学方程式HCl(H2SO4)溶液KNO3(K2CO3)溶液NaNO3(NaCl)溶液KNO3(CuSO4)溶液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A.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铁粉、过滤C.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小结】除杂有多种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过滤、蒸发、磁铁吸引等;化学方法,根据反应的原理,利用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气体等便于分离的物质,进而除去杂质。利用化学方法除杂时,要注意三个方面:

8、1.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反应;2.不引入新的杂质;3.最好将杂质转化为提纯物。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所加试剂的量是适量还是过量。题型四:推断(略)题型五: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