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导学案.doc

《寓言四则》导学案.doc

ID:50489250

大小:46.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寓言四则》导学案.doc_第1页
《寓言四则》导学案.doc_第2页
《寓言四则》导学案.doc_第3页
《寓言四则》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寓言四则》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寓言四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2、分析课文,学会从故事寓意感知深刻的道理。3、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和祸福观。【学习重点】理解各则寓言的寓意。【学习难点】1、四则寓言写法的异同之处。2、理解作者巧妙的构思和合理的想象。【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赫拉()跛()张牙舞爪()何遽()边塞( )髀()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暮而果大亡其财_________(2)此何遽不为福乎_________(3)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_  (4)居数月________(5)人皆吊之_____

2、__(6)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______(7)死者十九_________  3、文学常识。(1)、用假托的故事寄予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育的文学体裁叫做__,《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伊索寓言》,作者相传是___的___。  (2)、《智子疑邻》选自《____》,作者__末期著名思想家___,是“诸子百家”家中法家思想的代表。(3)、《塞翁失马》选自《____》,此书为西汉淮南____编著的。4、下列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予深刻的道理,《赫尔墨斯和雕像

3、者》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以动物喻人。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D、《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四则》,看看我们能获得哪些人生经验。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读一读  1、听课文朗读录音。2、学

4、生听读,画出疑难词句。3、学生诵读,读通读准。4、学生译读,根据注释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相互补充、订正。个别问题有老师点拨。(二)、议一议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什么?2、你从《蚊子和狮子》中学到了什么?(三)、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复述《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并说一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人生启示?(四)、辩一辩  1、通过学《智子疑邻》一文,你认为我们对于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2、通过学《塞翁失马》一文,你觉得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请举例说明。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1、

5、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文的寓意。《赫尔墨斯和雕像者》:_____《蚊子和狮子》:_________  2、给下列成语各配上另一个成语,结成对子。守株待兔狗仗人势雪中送炭愚公移山(备选:A、精卫填海B、锦上添花C、狐假虎威D、缘木求鱼)【训练案】一、阅读《智子疑邻》,完成下列问题。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天雨墙坏()而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筑:_____亦:_____

6、  而:_____智: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1)、不筑,必将有盗。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_______4、课文开头八个字写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  5、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  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  7、试想,若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请发挥想像给予续写。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塞翁失马》,完成文后问

7、题。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善术者()亡而入胡()将胡骏马而归()以跛之故()9、翻译下面的句子。(1)、此何遽不为福乎?___________________(2)、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_________

8、___________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蕴含的道理是______成语________就出自于这个故事。三、读下面这则寓言,完成文后的问题。猫头鹰搬家一只猫头鹰一直向东方飞去。它飞得很疲乏了,便停在树林里面歇息。一只斑鸠也在那里休息。斑鸠看见猫头鹰气喘吁吁的样子,便问它:“你这么匆匆忙忙地赶路,上哪儿去呀?”猫头鹰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