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1.7.15实验与探究专题限时训练.docx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1.7.15实验与探究专题限时训练.docx

ID:50553051

大小:204.5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0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1.7.15实验与探究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1页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1.7.15实验与探究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2页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1.7.15实验与探究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3页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1.7.15实验与探究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4页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1.7.15实验与探究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1.7.15实验与探究专题限时训练.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15实验与探究一、选择题1.(2018·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期末)菠菜是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叶下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B.新鲜的菠菜叶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C.菠菜叶上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菠菜叶中还原糖的含量高,可用于还原糖的检测答案:B2.(2019·甘肃天水一中模拟)下列调查活动和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比,一定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

2、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打开电灯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答案:D3.(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质检)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B.可通过建构概念模型来研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组土壤应不作处理,保持自然状态D.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光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答案:B4.(2018·山西省晋中市高三1月调研)有关实验的取材和处理,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  )A.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中叶绿体大而少,可用于观察叶绿体B.

3、黑藻叶肉细胞因有叶绿体的存在,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C.用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染液进入细胞使线粒体染色D.以低温处理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可观察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答案:B5.(2018·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在许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用到酒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时,若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B.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洋葱根尖上的卡诺氏液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溶解组织中的油脂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集的

4、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答案:C6.(2018·山西省太原市期末)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可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可观察到被染成绿色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C.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可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染色体D.经健那绿染液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短棒状的线粒体解析: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可观察到被染成绿色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被染成红色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B错误;经龙胆紫溶液

5、染色,可观察到被染成紫色的细胞核,C错误。答案:D7.(2018·山东省日照市一模)科学的方法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染色法来观察真核细胞中核酸的分布和线粒体的分布B.用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C.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DNA的复制方式D.用无水乙醇作为层析液的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能得到4条色素带解析: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能得到4条色素带,提取色素用的是无水乙醇,但无水乙醇不是层析液,D错误。答案:D8.(2019·天津河北二模)某实验小组用一定

6、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B.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C.NAA能一定程度地增强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消除根的顶端优势D.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解析:据题图分析,乙组中NAA对主根有抑制作用,对侧根有促进作用,因此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A正确;甲、乙、丙组说明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B正确;甲、乙对比,说明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甲、丙组

7、对比,说明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C错误;乙、丁组说明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D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9.(2018·深圳市高三二调)将甲细菌提取物(含A、B、C、D4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和活的乙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培养基中分离出了活的甲细菌。在无法对上述四种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的前提下,为确定A~D中哪种物质能使乙细菌转化为甲细菌,请根据题意设计相关实验,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1)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