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

ID:15438555

大小:11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3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_第1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_第2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_第3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_第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七实验与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与探究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的R型和有荚膜的S型。R型细菌侵入动物体后,很快便为动物的免疫系统所消灭,因而不引起疾病;S型细菌由于细胞外有由多糖构成的荚膜,能抵抗动物的免疫系统而不被消灭,进而大量繁殖,可引起致死性肺炎。科学家对两种肺炎双球菌作了一些研究,大部分实验如下:①R型细菌小白鼠→小白鼠不患病。②S型细菌小白鼠→小白鼠因患病而死亡。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白鼠→小白鼠不患病。④加热杀死的S型菌+活的R菌小白鼠→小白鼠患病死亡,血中含活S型菌。⑤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活的R菌→培养基中培养→后代是活的S型菌。请分析回答:(1)R型细菌进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的

2、免疫系统主要通过和方式清除R型细菌。(2)实验⑤是科学家为弄清引起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还是蛋白质而进行的,该实验证明了。要达到实验目的,还应再做一项实验,即。2.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想通过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该小组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与某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并且F1的统计数据绘成了右侧的柱形图。请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F1黄色与绿色比、圆粒与皱粒比分别是多少?(2)你能推测出亲本某豌豆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吗?请写出推测过程。(3)此实

3、验F1中的纯合子占总数的多少?请说出推测过程。(4)有同学认为子代黄色与绿色比符合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但圆粒与皱粒比不符合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你觉得该同学的想法有道理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吗?(5)如果在市场上绿色圆粒豌豆销售形势很好,F1中的4种表现型相互杂交后代能够产生绿色圆粒的组合有哪些?其中哪种组合产生的绿色圆粒豌豆概率最高?如何获得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请你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程序。(要求:程序设计合理、简约)(6)在统计数据中这4种表现型的比不是9∶3∶3∶1,那么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同时考虑时是否符合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定律?你能根据亲本和F1

4、的豌豆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要求:实验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简约)3.某同学由“高温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高温如何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在下述的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之并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步骤:(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号为A、B、C,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2)取发育情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A、B、C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3)每天同时向A、B、C三只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用沸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激素制剂拌匀的饲

5、料。(4)过一段时间后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I)对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改正:步骤(1)步骤(2)步骤(3)(II)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1)现象:结论:(2)现象:结论:(3)现象:结论:4.某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学习内容之一。这个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假设,这个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实验步骤:第一步:在氮源为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分子;在氮源为的培养基生长

6、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右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转移到含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则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分布的位置是,则是半保留复制。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子一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的培养基上再繁殖一代(Ⅱ),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则是半保留复制。有人提出:第一代(Ⅰ)的DNA用解螺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

7、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原因是。5.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的条件下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如果让这些蝌蚪在30℃的条件下发育时,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性染色体,全部发育成雄性。那么较高的温度是否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1)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这一问题。(只写出大体操作思路即可)材料、用具: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