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技术交底(1).doc

台背回填技术交底(1).doc

ID:50675191

大小:25.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台背回填技术交底(1).doc_第1页
台背回填技术交底(1).doc_第2页
台背回填技术交底(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台背回填技术交底(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203(迎宾大道)南延工程02标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S203(迎宾大道)南延工程02标部位名称路基工程工序名称台背回填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单位总工室交底人职务副总工鉴于目前我标段部分涵洞台背回填已有部分具备施工条件,为规范化台背回填施工,现下发本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沿线穿越村庄、水系较发达,本标共设涵洞13道、圆管涵(倒虹吸)10道,盖板涵2道、箱涵1道,台背填土工程量比较大,尤其是个别圆管涵倒虹吸回填土较高。能否保持行车平稳、舒适,构造物台背回填质量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为抓好构造物台背回填,保证回填质量,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2、二、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台背填筑在涵洞完成后,当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号时开始施工,涵洞两侧及涵顶对称进行填筑,盖板涵台背填筑在盖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根据设计要求盖板涵及箱涵回填采用石灰土回填,严格控制其灰剂量(5%石灰土)。在现场将石灰土拌合好后,并对其进行灰剂量检测,如合格则可用于台背回填。为保证涵洞质量,涵顶填土未达到1m前,禁止一切车辆机械碾压涵顶如果涵顶设计填土高度不足1m,应临时填5~7m宽厚1m以上的便道作为行车便道。回填工作安排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一般在结构物的强度达到75%之后进行回填,箱涵要在砼强度达到100%后才能回填。在盖板涵、箱涵台背两侧以

3、底部向后长3m,后按1:1.5坡率2m长开挖台阶到顶面范围内分层回填进行压实,使用机械回填,涵台身部分先用高速液压强夯机实填好后,才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涵洞及其他结构物的填筑,在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分层回填。回填前需依据按照设计要求的回填厚度,把回填层数厚度用红色油漆进行标示。盖板涵、箱涵回填厚度见附件1桥涵台背处理工程数量表,圆管涵从基础顶到涵身顶做为标示位置。2、台背填筑施工(1)台背填土必须对称、分层夯实,严格控制填土速率,两台后填土高差不大于50cm。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2)回填范围桥台、箱涵、盖板涵见附件2桥涵台背路基处理设计图Ⅰ,圆管涵见

4、附件3圆管涵台背回填示意图。3安徽路桥集团S203(迎宾大道)南延工程02标技术交底(3)填筑厚度控制从基础顶面开始,把每层填筑的厚度在台背壁上划出标线,注明层数,并以此为参照物进行每层的施工。3、压实桥台背后、涵洞两侧与顶部、锥坡等构造物背后的填筑均应分层压实、分层检查,涵洞两侧的填筑与压实和桥台背后与锥坡的填土及压实应对称或同时进行。压实尽量采用大型的振动压路机,大型机械无法操作的地方,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夯实。但涵顶填土50cm内应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4、回填的检测检查频率按路基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

5、2时至少检验1点,每点都应合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灌砂法进行检验。桥台、涵身背后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至路床顶面为不小于96%。三、质量控制要点1.回填应分层填筑,根据压实机型,一般控制在每层填厚不大于15厘米,分层填筑应尽量保证摊铺厚度均匀、平顺。在雨季回填时,填筑面应做成3%~4%的坡度,以利于排水。2.构造物的回填应遵照两边对称原则。并做到在基本相同的标高上进行,防止不均匀回填造成对构造物的损坏。3.基坑的回填,应在排干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回填工作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靠路基的坡度应当挖成台阶,以便于保证回填质量。4.回填前,先与

6、断面上划分回填层次,确定检测频率,填写检测记录。5.填筑时要设专人负责。6.不同土质应分层填筑,不准混合使用。回填土要经过选择,含水量要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碾压。7.回填高度要按设计图规定施工,盖板涵台在预制盖板板未吊装前,不允许填过允许回填高度。8.每层回填都要做压实度检验,压实度检验记录必须和填筑高度相等,并保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附件:附件1:桥涵台背处理工程数量表;附件二:桥涵台背路基处理设计图Ⅰ附件3:圆管涵台背回填示意图3安徽路桥集团S203(迎宾大道)南延工程02标技术交底接受交底人3安徽路桥集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