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答题默写(答案).doc

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答题默写(答案).doc

ID:50882102

大小:48.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答题默写(答案).doc_第1页
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答题默写(答案).doc_第2页
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答题默写(答案).doc_第3页
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答题默写(答案).doc_第4页
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答题默写(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答题默写(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标题的作用:1、线索,贯穿全文2、双重含义(表层、深层)3、形象含蓄附:4、点明中心二、文章开头(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内容上: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2、渲染……气氛3、定下……的感情基调结构上:1、引出下文______2、______3、_____4、_____简化版:1、引出下文2、写了(交代了)……3、为下文写……作铺垫三、文章中间(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内容上:1、_______2、_______结构上:1、______四、记叙文中结尾的作用:内容上:1、_______2、_______3、______结构上:1、______2、____

2、__3、_____4、_____5、_____五、修辞手法的作用:(常考)设问的作用:九上课本109面设问是一种无疑自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1、提醒注意、引导思考2、突出某些内容3、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反问的作用:九上课本268面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来表达强烈的感情。1、加强语气2、强烈地表达了……感情排比的作用:1、表达效果上:1、有节奏感、有韵律感2、有气势2、内容上:强烈表达了……的情感。六、重复(段)的作用:1、内容上: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表达了……的情感。2、结构上:过渡(若单独成一段)3、表达效果上:有节奏感

3、、有韵律感七、文章中引用诗句的作用:1、有诗情画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写了……,联系前后文分析;3、表达了……的情感。八、人称在文中的作用:1、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2、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便于情感交流;3、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九、五种表达方式:1、记叙2、描写3、抒情4、说明5、议论十、描写的方法:描写景物: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描写人物:1、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2、人物描

4、写的多种方法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描写的作用(最基本的)1、有利于塑造人物2、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3、有利于表现中心4、更真实、更细腻、更生动、更丰满、更感人十一、描写的作用(须补充的)①肖像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

5、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十二、表现手法的作用: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

6、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设制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象征: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十三、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十四、记叙文中抒情句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十五、记叙文中组织材料题(问法:1、某段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某段是否脱离了中心?)1、文章的中心是——2、某段从——角度表现中心(或不同的侧面)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散

7、文: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十六、记叙文的顺序倒叙:1、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2、避免叙述的平板(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18、句式变化(……每天,每夜。)1、放在句尾,后置,用逗号隔开(先分析句式特点)2、强调了——词语的表达效果1、动词:生动的表现了某人或某物的情状或特点。2、形容词:细致地描摹出某人或物的特点或

8、心理。3、叠词:营造一种节奏感强的音乐效果。4、拟声词:让声音再现,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