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 23.隆中对.ppt

九年级上册语文 23.隆中对.ppt

ID:51042998

大小:1.81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18

九年级上册语文 23.隆中对.ppt_第1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 23.隆中对.ppt_第2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 23.隆中对.ppt_第3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 23.隆中对.ppt_第4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 23.隆中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语文 23.隆中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 走进历史人物23.隆中对1.走近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四史”。《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信】谓为信然(确实。)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然】谓为信然(代词,这样。)然

2、志犹未已(连词,但是。)3.主题解说本文主要记叙了刘备与诸葛亮在隆中的一番晤对,既纵论天下错综复杂形势,又分论各派势力的未来发展,既着眼于刘备的实际,又制定出了建国立业的策略,从而表现了诸葛亮治国安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5.难点突破师:诸葛亮为达到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生: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

3、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6.学法点津文言句子四字翻译法:“留”“删”“补”“调”。①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②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如:句首的发语词,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③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④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7.出自本文的成语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

4、,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度,估量。德,德行。民殷国富:人民充实,国家富足。思贤如渴:比喻希望得到有才能的人就像口渴需要水一样急切。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感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能为自己树立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并身体力行,也可以把自己造就为杰出的人才。(lǒng)(yǐng)(xié)(yí)(bǐng)(tuí)(wǎng)(miǎn)(kuài)(zhāng)(xù)(dān)(shēn)(zhòu)(chāng)(jué)(duó)“信”通“伸”,伸张“已”通“以”失

5、败放肆凶猛而且压抑、抑制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名词作状语,箪,用箪盛壶,用壶装形容词作状语,对外,对内名词作状语,亲自D7.翻译下列句子。(1)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人们不承认这件事。(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这个人(指诸葛亮)只可以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我并不考虑自己的德行与力量如何,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此,和诸葛亮的情谊就一天比一天深厚。8.填空。(1)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最终的策略目标是,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外交方面的方针是“”,等到形势发生

6、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另一路是“”。(2)“时人莫小池中水,何妨浅处有卧龙”,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被称作“卧龙”,而刘禹锡的《陋室铭》也有“”的诗句。跨有荆、益“成霸业”“兴汉室”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水不在深,有龙则灵9.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是驰名于世的三国鏖兵之地,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积淀。下面以“说不尽的三国风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1)吟三国华章。阅读下面语段,填写诗文。昔魏武挥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其情沛然

7、如注;孙权劝学,蒙曰:“,即更刮目相待”,其事流芳千古。太守出猎,狂书“,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诗仙饯别,且吟“,中间小谢又清发”,激赏建安文风;稼轩登临,笑谈“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总论三国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多少事,都在诗文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奉命于危难之间士别三日弓如霹雳弦惊东风不与周郎便蓬莱文章建安骨生子当如孙仲谋(2)说三国俗语。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如“说曹操,曹操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8、打,一个愿挨”。你能再说出两个吗?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3)品三国人物。在荆州这个群雄角逐的大舞台上,各路豪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