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基点和思路.ppt

古诗教学的基点和思路.ppt

ID:52117641

大小:262.84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4-01

古诗教学的基点和思路.ppt_第1页
古诗教学的基点和思路.ppt_第2页
古诗教学的基点和思路.ppt_第3页
古诗教学的基点和思路.ppt_第4页
古诗教学的基点和思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教学的基点和思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教学的前世今生一、回顾与盘点:古诗教学的历史教法一于秀兰,沈益亮:《小学古诗教学“五字诀”》(《甘肃教育》,1997年05期)“扩”:就是要把诗人本来高度浓缩了的语句加以扩展,使诗句本来的意思明显化、具体化。如:“遥知兄弟登高处”中的“遥知”,这一词就必须扩展开来,解释为“遥远地知道”。“说”因为古诗“古”,所以就有古今差异较大的字义、词义和古今不同的语法现象。在讲解时要把这些不同点向学生讲清楚。易的《暮江吟》中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这里的“可怜”是作可爱讲。“补”:补充句子成分;“挪”:

2、移动位置。动“考”:考证典故。教法一着眼疏通句意教法二詹惠团,叶润身:《古诗蚕妇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年01期)一、导入1.准备上课。全班背诵古诗,教师板书课题。2.认识课题。拼读生字“蚕”(cán),齐读理解课题。3.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准备怎样学习这首诗呢?生:学古诗要先背诵。师:先要——生:读熟,还要懂得意思。生:还要求默写。二、读诗(1.试读2.学习生字。3.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4.师生共同读。三、背诵(1.试背2.汇报背诵

3、结果)四、默写(1.先练难写的字2.全班同学安静地默写3.反馈)五、讲书(1.粗通诗意2.说说全诗大意。先同桌互说,再汇报说。)六、延伸1.补充6首有关妇女题材的诗歌让学生选择自读。2.自由点击课件资料深入学习。教法二致力积累诗句教法三赵红:《自查·自读·自悟——古诗教学新模式初探》,(《山西教育》,2003年24期)着眼于培养自学能力教法四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二、沙里拣金:确立两个基点(一)坚守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二)显现本色——以言造象,立象尽意三、基点缺位:数种

4、古诗教法的得与失四、遵路寻真:紧扣基点的教学思路(一)疏言要不要疏通语言海外学人刘铭绍: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杨振宁:他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就教他背诵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懂,有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种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才逐渐领悟到一些名句的真正含义。现行小学教材安排的古诗有两类,一是作为精读课文,二是出现在语文园地等处作为“读读背背”和“日积月累”的材料。教学第二类古诗,词句疏通可以淡出;而教学第一类古诗,则必须坚持。以今识古离离原上草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岁一枯

5、荣曲项向天歌死去元知万事空以旧识新形象法联系方言(二)显象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师: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师(播音响):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学生想象后言说)师: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学生言说,归纳:痛失亲人的泪、家破人亡的泪、流离失所的泪、充满仇恨的泪、苦苦期盼的泪……)师:金兵横行,

6、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学生言说)师: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显象的主要方法1.再造想象。但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大脑的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2.言语描述。教师用生动、传神的、绘形绘色的言语做形象性的描述,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在大脑中再造出鲜明的形象,还原出古诗词的意象。3.媒体再现。采用直观的手段,如绘画、表演、课件、影视作品等,将语言文

7、字直接转换成鲜活的画面或场景。(三)悟意显象是得意手段和基础,但显象并不意味必然顺利得意。要在达到得意之目的,往往应在“显象”基础上入境。入境即进入意境。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包括两个部分:由意象直接构成的较实部分是“实境”;由意象诱发和开拓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想象空间是“虚境”,又称“诗意的空间”。“实境”处于表层,“虚境”处于深层,唯由浅入深进入“虚境”,才称得上入境。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

8、铁丝网、警棍和坦克,意境就是白色恐怖。意象与意境,就这样一实一虚,一真一幻。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还可以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悟意具有层次不同的形态一感受意象,获得情感体验;二在意象触发下,领悟诗情或意蕴;三在领悟诗情意蕴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升华。(四)化言1.品味2.积累3.运用第一,把阅读与运用结合起来伴随第一声春雷击打的鼓点,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花枝招展地走来。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