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应用改版.ppt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应用改版.ppt

ID:52578943

大小:2.5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4-10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应用改版.ppt_第1页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应用改版.ppt_第2页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应用改版.ppt_第3页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应用改版.ppt_第4页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应用改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应用改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肺癌定义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或起源于腺体或肺泡上皮。流行病学发达国家肺癌发病率,在男性占常见恶性肿瘤首位,女性占第二、三位甚至首位WHO报告:肺癌居癌症死因第一位我国肺癌居癌症死因第三位,城市居第一,农村居第四位肺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15%,在8~14%确诊时85%已为晚期CACANCERJCLIN2011;61:212–236.肺癌的流行病学CACANCERJCLIN2011;61:212–236.肺癌的流行病学男性死亡率CACANCERJCLIN2011;61:212–236.肺癌的流行病学女性死亡率危险因素吸烟ben

2、zopyrene吸烟指数主动与被动吸烟职业危害石棉石棉与吸烟有协同致癌作用空气污染outdoorpollutionindoorpollution电离辐射既往肺部疾病结核病尤其结核瘢痕者肺梗塞支扩结节病硬皮病肺间质纤维化慢性脓肿遗传因素其它饮食与营养维生素A肺癌主要的肺癌类型:◇小细胞肺癌(SCLC):25%浸润性高,生长迅速,疾病早期通过淋巴结转移到远处脏器◇非小细胞肺癌(NSCLC):75%组织学亚型:腺癌、鳞癌和大细胞肺癌(LCLC);手术是唯一治愈方案治疗取决于肺癌的组织学分型:◇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和其他肺转移瘤(单一病灶)大部分手术切除◇晚期NSCLC,小细

3、胞肺癌和多处肺转移癌选择放疗或(和)化疗肺癌诊断方法:胸部X线检查CT仿真内窥镜成像MRI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ECT(单点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痰脱落细胞检查痰标本4-6次为宜SCLC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最高,鳞癌次之,腺癌最低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治疗经胸壁细针穿刺活检纵隔镜胸腔镜其他细胞或病理检查开胸肺活检免疫及血清学检查肺癌的诊断常用诊断胸部影像学检查:鉴别NSCLC和SCLC非常必要鉴别诊断可疑肺部肿块和性质不明的肺结节对选择治疗方案非常重要*病情不稳定或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病理检查,可辅助明确组织学类型CYFRA21-1、NSE、和pro

4、GRP辅助明确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肺癌的肿瘤标志物肺癌可产生多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NSE和ProGRP仅由SCLC产生,具有鉴别诊断作用,因临床原因或医疗条件限制不能活检时更具特别意义。肺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EGTM/NACB)肿瘤标志生物学特性分子量临床应用NSE烯醇化酶的二聚体~87KD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CEA糖蛋白~180KD肺癌、胃肠肿瘤及其他腺癌CYFRA21-1细胞角蛋白片段19

5、~30KD肺癌和膀胱癌SCC肿瘤抗原T4的糖蛋白片段48KD鳞癌CA125糖蛋白~200KD肺癌、卵巢癌ProGRP胃泌素释放肽前体~30KD小细胞肺癌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点◇细胞角蛋白是上皮中间纤维丝亚基的结构蛋白;广泛分布在正常组织表面,如层状或鳞状上皮中◇在恶性上皮细胞中,激活的蛋白酶加速了细胞降解,使得大量角蛋白片段释放入血◇已明确20种不同的细胞角蛋白多肽,可用于肿瘤病理的分化◇完整的细胞角蛋白多肽几乎不溶,片段可溶,因此可在血清中检测◇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tokeratin19Fragment(分子质量约为3

6、0KD),能与两株单克隆抗体KS19.1和BM19.21特异结合故称为CYFRA21-1(由于癌症分泌入血,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适应症和临床应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部病灶性质不明,CYFRA21-1水平>30ng/mL提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对早期和晚期NSCLC均有明确的预后预测价值,血清水平高提示肿瘤处于进展期且预后差初治的阶段,CYFRA21-1可预测治疗反应监测NSCLC,可早期发现初治的复发病例治疗有效,血清水平迅速回落并恢复至正常范围水平升高则提示疾病进展,通常早于临床症状或影像学检查其他癌肝癌或其他转移性肝癌

7、:监测化疗的疗效(如选择性的内照射(SIRT)或化学栓塞(TACE)在泌尿系统、胃肠道和妇科肿瘤中也可见其水平升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性质◇烯醇糖酵解神经元特异性同工酶,分子量约为80kD◇3个免疫源性不同的α,β和γ亚基形成不同的二聚体异构体,亚型αγ和γγ,也被称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或γ-烯醇。◇主要在神经元以及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肿瘤中出现高表达,如-小细胞肺癌(SCLC)-神经母细胞瘤透析患者,白血病可导致NSE水平升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适应症和临床应用小细胞(SCLC)◇80%的SCLC出现高浓度(>10

8、0ng/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