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

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

ID:5277382

大小:3.02 MB

页数:136页

时间:2017-12-07

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_第1页
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_第2页
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_第3页
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_第4页
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前言《老子》一书的本质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逻辑学。所谓中国特色,就是针对汉字的特点,语言结构、表述规则制定出来的科学表述方法即真理的格式。与西方的拼音字符不同,汉字属于象形文字,造字的方法是根据对象的形态进行抽象、变形,如,“人”字突出了两条腿的站立形态。“口”字依据嘴的轮廓进行了变形。“大”字体现出双臂伸直的“人”的形态。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天”字,它比“人”大,因此在“大”字顶上添加了一横,体现出“人”“大”“天”三者之间的

2、关系。依据轮廓、形象、相互联系、对比关系等诸多因素、造出了不同形态的汉字。其本质特点是一字一义。表述的规则是顺序结构,书写的形式分为两种:横排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格式;竖排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格式。古代汉字笔划繁多,字形结构呈现多样性,有宋体、仿宋体、行书、草书、隶书、篆书、楷书、魏碑等诸多字体,从中衍生出汉字特有的书法艺术。现代汉语对字形进行了规范化和标准化,对诸多的繁体字进行了简化,同时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还实现了计算机排版和录入的规范化。国家统一制定出汉字的标准字模,从而使现代汉

3、语的印刷字体有了国家标准。所谓现代汉语,指的是文字改革之后出现的简体字、白话文,它的书写格式只有单一的横排格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同时添加了标点符号,以表明语气。显然,这是汉字得到了充分发展的一种形式,它与古代汉语截然不同。如果我们采用图表形式解说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区别,它是这样的:区别属性字的形式表述形式语句形式古代汉字缺乏规范性繁体字竖排格式,从上无标点符号无标准可以自行造字文言文到下,从右至左用点做断句符号现代汉字添加国家标准简化字横排格式,从左有标点符号有国标不能自行造字白话文到

4、右,从上至下表明语气形态从这个图表中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已经发展到有国家标准和统一规范的表述格式,并且与标点符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完整形态。目前欠缺的是语句环节的规范化和表述的清晰化,它需要通过遵循语言逻辑规则的方法,对相应的语句结构进行规范,从而消除表述环节的双关语,即容易产生歧义现象的各种形式。这就是语法担负的功能。它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制约人们表述顺序的随意性,使它与真理的格式同一起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语言逻辑规则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约定俗成,二是主观规定。具体说来,语法本身属于一种强制性

5、的法规。在这里,约定俗成指的是,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和书写格式上长期以来形成的-1-图解《老子》一书的思维规则习惯。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它包括表述的顺序和书写的顺序两种形式,相互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逻辑图为:┌简单句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顺序┌表述顺序┤单一形式、前后依次排列,复杂句型分为两层结构│└复杂句型:在主谓语上面添加宾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词语汉语┤┌行的内部结构:从左到右的排列结构——横向顺序:行└书写顺序┤行与列两种形式的对立统一└行的关系形式:从上到下的排列结构——纵向顺序:列以上两条

6、规定都是约定俗成的,属于一种主观的规定,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语言交流和阅读习惯。基本的逻辑规则有两条:1、口头表述:前后顺序结构,单一形式2、文字表述:横排格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两种形式对立统一从认识形式角度上讲,语言逻辑规则属于直观洞见。即是说,根据表述的习惯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性。它不需要人们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也没有中间环节的思辨过程,属于直观把握的形式特点,形式规律。表述的顺序和格式构成了现代汉语的语言逻辑规则,它不需要进行具体的解说,而是要通过实践环节具体的应用模式,以约定俗成的形

7、式归纳和总结出来。在汉字的语言结构背后,隐藏着认识结构和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真理格式。这一属性就是汉语的结构与西方拼音字符具有的本质区别。在表述环节,汉字的语言结构是直接形式的真理格式,认识结构是间接形式的真理格式。这一逻辑规则构成了制定现代汉语的语法和分析句型结构、词组结构时必须遵循的真理格式。它也是语言规则的核心内容:即判断表述形式是否符合真理格式的标准尺度。具体说来,在分析语句结构时必须遵循语言逻辑规则,不能按照个人的意愿,主观随意地确定语句结构的属性和词组结构的形式。对于汉字语言来说,由于

8、造字方法直接取自客观对象的形态和特点,组词方法则与认识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造句方法则按照主语谓语的结构和顺序,然后在此基础上添加定语、状语、补语以及各种修饰成分。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语言结构与认识结构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形式。也就是说,汉字的语言结构后面就是认识结构,人们从语言逻辑结构的分析中可以折射出隐藏在它背后的认识逻辑、分析方法、论证方法、表述真理的格式。由此构成中国特色的逻辑学具有的鲜明特征:通过语言结构的分析人们可以准确地把握隐含在其中的哲学逻辑。这就是《老子》强调的“不言之教”包含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