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doc

《邓稼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doc

ID:52784483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邓稼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doc_第1页
《邓稼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邓稼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邓稼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②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④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1、①段中的“那”改为“这”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段如果改为“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哪句效果好?

2、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段中“今天”与“一个世纪以后”似有重复,如果去掉“一个世纪以后”,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表现邓稼先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析文段在语言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热点考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

3、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关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唯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和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③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

4、很难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此,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是人们心目中却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

5、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大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己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载,美国“旅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一首中国古筝曲《流水》,就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⑧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

6、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6、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唯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而肯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  9、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后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稼先》参考答案  1、不好。“那”是远指,表追述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作为表现邓稼先的历史背景。  2、原句效果好。原句运用反复,渲染、突出了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3、“一个世纪以后”既表现了中华民族屈辱史时间之长,更突出了结束这种屈辱史的艰辛奋斗历程。  4、主要运用了对比。把邓稼先伟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