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水调歌头》.pptx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水调歌头》.pptx

ID:52824040

大小:664.2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18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水调歌头》.pptx_第1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水调歌头》.pptx_第2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水调歌头》.pptx_第3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水调歌头》.pptx_第4页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水调歌头》.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秋(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4《水调歌头》.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风俗人情水调歌头导入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富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弯 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一轮满月,会使人联想到美好和圆满;月亮的皎洁又常常让人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人常说,八月十五月儿圆,月圆人团圆,但是在这合家团聚的日子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和家人团聚呢?不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在中秋佳节都不能与家人团聚,如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辛勤耕耘的老师,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自然,中秋之夜的月也就成了人们倾诉的对象,于是无数咏月诗词应运而生。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

2、憧憬。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中秋之夜,大醉之中,他会由皎洁的月亮想到什么呢?导入导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多才多艺,诗

3、、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作者简介词起于唐代,盛于宋代。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的体裁,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上下两阕。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词谱)的名称。词牌是有来源的。词牌不同于题目。什么是词讲解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写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

4、轼仕途失意被贬(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密州为地方官),心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未见。中秋赏月,词人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这首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余词尽废”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这首词是一朵特别美丽的奇花,当它开放后,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从“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背景评价导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5、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读一读理解课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小组合作探讨,理解词的大意。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①上阕----望月(写景)②下阕----怀人(抒情)③上、下阕的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赏析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想象:明月 ——> 宫阙 

6、——> 琼楼玉宇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赏析合作探究(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无眠"表示()。(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合作探究(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思考1、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

7、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矛盾,还怕寒冷)2、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3、“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怀?“此事古难全”反映出作者怎样的胸怀?“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以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恨亲人难聚、恨命运多坎坷,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以其高度

8、的智慧吟唱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旷达、乐观的对待不幸,发出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赏析5、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由此还表现出他的什么特点?赏析明确: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②旷达的胸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