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刘善敏).doc

教学案例(刘善敏).doc

ID:53086767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教学案例(刘善敏).doc_第1页
教学案例(刘善敏).doc_第2页
教学案例(刘善敏).doc_第3页
教学案例(刘善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刘善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案例】《奇怪的桥》四亩地镇中心幼儿园刘善敏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按图片内容的顺序进行较细致的观察,鼓励幼儿在集体前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继续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3、让幼儿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情感,知道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教学准备:大图片6张、小图片8张、录音故事《奇怪的桥》、动物头饰教学活动过程:一 、开始部分(教师用亲切的语言激发孩子的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二 、观察图片,说一说(教师用语言、手势、形体动作引导幼儿按图片内容的顺序

2、进行细致的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引导幼儿说完整话,教师及时评价。渗透助人为乐的情感。)(一)教师引导:1、你看到了什么?(提示幼儿要说完整话)2、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3、你能看着这幅画,说几句话吗?(二)在观察、讲述第六幅图画的时候,教师引导,使学生感受助人为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三、欣赏完整的故事。(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学说普通话,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教师通过提问题,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力。)(一)放录音故事《奇怪的桥》提问:故事中有哪几种小动物?原本鸭妈妈是来帮忙的,后来没有帮上,可是鸡妈妈也过了河,这是

3、怎么回事呢?请小朋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的听一听。(二)幼儿说一说。(三)再听一遍,检验一下孩子们说的对吗?四、分组讲故事(由于幼儿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所以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讲述,既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一)提前分好组(二)老师提要求:每个人都要讲一讲,一个人讲话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三)请幼儿讲故事(鼓励幼儿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1、请一个小朋友讲故事,其他人认真听。 教师提示:他讲的好不好 ? 为什么?2、注重评价,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使幼

4、儿明确自己讲的好,好在哪?其他小朋友学,应该学什么。五 、结束部分表演故事《奇怪的桥》(通过表演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同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1、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教师组织好孩子。2、放录音故事,教师和孩子一起表演。教学反思:《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幼儿看到美丽的图画,兴趣

5、浓厚,观察画面很认真,很细致,基本上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讲出来,不足之处如下:1、  教师对于幼儿的习惯培养这方面强调的不够,应随时关注孩子的习惯培养,如倾听习惯、站姿、举手姿势等。2、  教师的评价过于简单,或干脆不评价。遇到一些特殊的“回答”,教室不予理睬,这样会影响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3、个别幼儿没有照顾到,可能整个活动他都是旁观者,没有参与进来。改进措施:1、教师随时用启发式的语言提示幼儿如何“听”,如何“站”,如何举手等常规习惯,要常抓不懈。         2、教师评价要具体,如某某的声音真好听,某某站的真直,某

6、某举手举的真精神等,如遇意外情况,可请小朋友评一评,既避免老师的尴尬,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要面向全体,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也要关注到,可以请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重复一下其他小朋友的话,这样可锻炼他们当众说话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