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ID:5318712

大小:201.1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上传者:U-3892
“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杭州市为例_第1页
“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杭州市为例_第2页
资源描述:

《“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杭州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l4年2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Feb.2014第11卷第2期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es(n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V01.11No.2“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杭州市为例安明霞(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摘要:通过对在杭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出发,调查并分析了4E4J'l的理财观、消费观、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等,总结了他们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9O后”大学生;消费现状;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走进了高等生为22%,男生为23%。在人不敷出时,采取向家长要的,女教育的殿堂。据统计,2011年杭州注册的大学生就达到8万多生为66%,男生为59%;向同学借的,女生为12%,男生为人。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的消14%;想办法自己赚钱的,女生为21%,男生只有17%左右。费模式有着不同于其它群体的特点:大学生没有自己的固定在理财观念方面,赞成省吃俭用的,女生只有3%左右,收入。经济不能独立,同时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消费观,自控能男生却有14%左右;赞成适当节约的,女生超过9l%,男生在力不强,容易产生冲动消费;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信用卡8O%左右;认为节约已过时的,女生占4%,男生占6%。可见,的普及。大学生的消费日益趋于多元化,校园里、网络中充满大学生的理财观还是比较健康的,绝大多数都赞成适当节约。了无数的消费诱惑⋯⋯大学生能否理性地抵挡住这些消费但是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存在超过20%的人数觉得生活诱惑。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费不够用。这也许是杭州消费水平比较高所致。我们课题组于2011年10月至l2月对在杭高校大学生(二)消费观分析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问卷533份,回收经调查。我们发现男生和女生的消费观大致相同,但也有率88.8%。调查对象分布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及天一点区别。商品的质量、价格和实用性对大学生是否愿意购买目学院等,分别为一本、二本、三本。每个层次发放问卷200的影响最大。其中,商品质量的影响高居榜首,女生占27%,份;而且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因为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大多男生占25%:价格和实用性方面男女生差异不大,如受价格是“90后”;涉及专业16个,分别为:以文科类为主的英语、法影响的,女生占24%,男生占22%,而注重实用性方面,女生学、会计学、城市管理、应用心理学等.以理工科为主的信息为21%。男生超过23%。另外.在商品外观方面.女生明显高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化学、安全工程、机械、教育技术于男生,女生为18%,男生为11%;但在商品品牌方面,男生等。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后,我们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又明显地高于女生,男生接近14%,女生为1O%。从这些数据行了统计和分析。可看出。女生感性消费更多一些,而男生符号性消费更多一些。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在消费时是否考虑消费品的环保节能性这个方面.男生、首先,对调查对象的生源地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女生女生几乎一致,基本上都是接近50%,也就是近半数人不会13%来自大城市,46%来自农村,41%来自中小城市;男生考虑环保节能。只有不到20%的同学会考虑商品的环保节35%来自大城市,12%来自农村,53%来自中小城市。同时我能。还有消费时要视价格而定的,也都在33%左右。们发现,这些被调查到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当地人(东部地大学生消费倾向总体比较务实、健康,但是我们发现大学区),只有极少数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女生89%来自东部地生消费很少考虑环保。这和我们建设低碳城市和生态浙江的区,男生84%来自东部地区。目标是相违背的。其次,对学生的经济状况也进行了调查,这主要表现在(三)消费方式分析每月家长给学生的生活费方面:每月生活费为500元以下现在的大学生具有多元的消费方式,网购已经成为大学的,女生不到3%,男生则在11%左右;每月为500~800元的。生消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网购方面.经常网购的女生高于女生超过15%,男生为11%;每月为8001200元的,女生为男生,女生为32%,男生为21%;偶尔网购的,女生略超过51%,男生为56%;每月为1200—1500元的,女生为10%左60%,男生为68%;从来不网购的,女生只有6%,而男生超过右,男生略超过1O%;每月超过1500元的,女生为8%左右,12%。可见,女生网购的倾向高于男生。男生略低,为7%左右。我们发现大学生中男女的生活费差异在信用卡方面。超过70%的女生有信用卡.有一张的为不是很大。主要集中在800到1200元之间。这应该是一个比36%,有多张的超过34%;接近60%的男生有信用卡。有一张较合理的月均费用区间。的不到3O%,有多张的接近30%;没有信用卡的。男生明显多二、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于女生。女生约为3O%,而男生超过40%。(一)理财观分析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确实给大学生的在生活费使用结果方面。基本有余的,女生为26%,男生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网购也有弊端,很多假冒伪劣产品为24%;偶尔有余的,女生为52%,男生为53%;不够用的,女通过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所以在网购时需要小心谨慎,由于·166· 不能看到实物,也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消费风险。另外我们发问到是否考虑环保时将近8O%的大学生不会考虑或看情况现大学生拥有信用卡数量比较大,这为大学生消费提供了更而定,可见大学生在消费中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大学生消多的选择。多元的消费是可取的,可是作为大学生应该有自己费观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的消费观,同时对社会也有很的消费准则。不要被天花乱坠的消费信息、消费广告蒙蔽而导大的影响。致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对策与建议(四)消费结构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消费情况调查表1.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将他们培养成有运动、旅游等道德的消费者。“消费绝不仅仅意味着怎样花钱,它和人的世伙食费书报等学习用品休闲费用交通费交际费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公民均值523.399147.368369.919368.012065.2646的消费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消费道德教育。”[1_这就要充方差100105.73401.80501O42l_29474666.6928893.127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日常生活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抵制来自西方的享通讯费上网、游戏费服饰及化妆费必需品费其它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思想,挖掘中国勤俭节约、均值72.OO7432.3229121.801284.047859.5441量人为出的传统消费观中的合理内涵,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方差3l2932l3822.77853460.635O45.3918449.734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更好地思考和追求人生上表是一份我们调查上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的价值和意义。表,其中包括:伙食费,书包文具等学习方面的费用,运动、旅2.注重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大学生虽然已是成年游等休闲方面的费用,交通费,交际费,通讯费,上网、游戏费,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大多数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差,如生服饰、化妆品费,日常生活必需品费,还有其他费用等十个项活费上过度依赖家长等现象,这不利于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目。我们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求和,取平均数.再除以总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兼职,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和,得到以下数据:在月均消费中,伙食费占46%,书包文具兼职机会来吸引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还有等学习方面的费用占4%,运动、旅游等休闲方面的费用占助于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6%,交通费占6%,交际费占6%,通讯费占6%,上网游戏费3.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虽然多数大学生客观上有占3%,服饰化妆费占11%,日常生活必需品费占7%,其它占理性的消费观,但还是普遍存在盲从、攀比的消费心理。另外日5%。另外,我们对数据进行方差计算,发现伙食费和服饰化妆益多样化的消费方式也给月生活费有限的大学生带来压力。品费方差最大,书报等学习用品费和通讯费的方差最小。说明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增开一些关于理性消费、科学理财的课在大学生消费中,服装、化妆品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学习用程.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财观念和消费习惯。由于我国长期品和通讯费都比较接近。而且伙食费和服装化妆品费在总体以来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往往忽视对学生‘财商’消费比重中是最大的两项,在消费总和中我们发现最低从的培养。极少重视学生理财、预算等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育和消300元起,而最高则有2700元之多。可见在现在的大学生中.费道德的引导,甚至有些教师认为理财教育不是自己的教育范生活费的高低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明显地表现在伙食、穿围.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涉及,消费教育始终未能着和化妆等方面。广泛进入大学课堂,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理论研究也相对三、调查总结与思考滞后。”IZ]大学生现在已是成年人了,如果还不补上这一课,势(一)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总结出了在杭大学生消费中存必会影响他们现在及未来的生活。因此,学校应该开设《消费在的主要问题:心理学》、《消费经济学》、《消费伦理学》等消费教育课程,有条1.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的矛盾。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件的开设必修课,没条件的可开设选修课或通识课,让学生能需求,但是几乎所有大学生经济都无法独立.并且90%的大更好地、具体地了解消费观念与文化、消费技能与技巧、消费学生月均生活费在1200元以下。虽然有近60%的大学生拥方式与习惯、日常消费品的选择、使用、维修与保养等常识。有信用卡,但是信用卡的消费额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任意透4.加强大学生的消费责任教育。在大学中除了利用已有支,所以大学生的消费客观上还是受到一定的制约的。的一些课程外。还应该增开一些低碳环保消费的公选课,以增2.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我们在理财观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开展各种消费教分析中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支持适当节约,然而当被问到日育,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一次性碗筷等一次性产品的常消费中存在哪些问题时,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说,存在盲目消使用,尽量减少对环境有害的东西如塑料袋的使用等;还可以费。这让我们发现大学生消费中既存在客观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渗透低碳环保思想,对学生产生潜移默但在实际消费时又存在主观随性的矛盾状态化的影响,让大家能真正做到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3.在消费心理方面,重身份认同轻独立意识。一方面,(注: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生态浙江的消费模“90后”大学生喜欢追逐新潮时尚的事物,接受新事物快,又式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Z30;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极易情绪化,加上受同辈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于是往《“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往会通过消费这种外在的东西来达到身份的确定和认同.这Y201121051。其中调查数据的统计工作主要由浙江农林大学体现在消费时对商品品牌的追求上。另一方面,大学生虽已成2009级统计学专业学生季军勇完成的)年,但很多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并没有真正树立。没钱找父母觉得理所当然。如前面提到的当人不敷出时。只有不到20%的参考文献:大学生会想办法“自己赚钱”,剩余的是向父母要或向别人借。【1】周中之.消费伦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41.4.消费中的环保意识不强。在日常消费中.大学生关注【2】刘峰,潘好.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视域下高校理财教育探微们.中国最多的还是质量、价格和实用性,这是比较理性的。但是当被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1):72—73.·1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