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doc

[精品]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doc

ID:53290331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3

[精品]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doc_第1页
[精品]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doc_第2页
[精品]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doc_第3页
[精品]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自动血压监测仪监测2型糖尿病合并轻屮度高血压患者和单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各54例的24小时血压。结果本组资料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小时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关键词】高血压2型糖尿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中图分类号

2、I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41-02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并发症,严重的口J危及主命。所以糖尿病人高血压的防治非常重要。动态血爪监测(ABPM)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因其能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和变化规律而被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该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旨在探讨病人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4例、单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4例。分别称

3、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A组)和单纯高血压病组(B组)。A组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33〜75岁,平均58.5岁;B组,男29例,女25例,平均57.3岁。高血压按2003年WHO/TSH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糖尿病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排除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及急性代谢紊乱、继发性高血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明显差异。1.2监测方法采用美国90207型全自动无创性袖带式血压监测仪,袖带使用22cmX12cm,袖带缚于受试者左上臂,白天每30min监测1次,夜间每60min监测1次。监测吋患者保持静止,避免上肢运动。监测次

4、数不少于额定次数85%的。所有入选对象未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或停用降压药物2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继续维持原來的降糖治疗。1.3观察指标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收张压(24hDBP),口天平均收缩压(DSBP)、平均收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平均收张压(NDBP),口天收缩压负荷值(DSBPload)、收张压负荷值(DDBPload),夜间收缩压负荷值(NSBPload)、收张压负荷值(NDBPload)及血压昼夜节律差。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判定标准:BPload为DSBP^140mmHg.NSBP^120mmHg的次数占

5、所有测定次数的平分率,DBPload为DDBP^90mmIIg>NDBP^80mmIIg的次数占所有测定次数的百分率。正常血压负荷值<10%[1]o血压昼夜节律差用来判断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大于10%为正常血压昼夜节律。计算公式为二(口昼血压-夜间血压)/白昼血压X100%o1.4统计学方法剂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见下表。本组资料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口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差,高血压合并糖

6、尿病组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24小时平均舒张压、口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枚间平均舒张压、白天舒张压负荷值,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讨论ABPM一种测定24h动态血压变化的诊断技术,可客观地了解血压情况和变化规律。本组资料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单纯高血压组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口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差有明显的差异,即两组的收缩压负荷、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化最大,与文献报告[2]相类似。血压患者和正常人血压波动有一定规律,血压昼夜呈双峰双谷的曲线,口间上升、夜间下降,这种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机

7、体保护心脑血管正常结构与功能是非常重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ABPM改变特点主要为昼夜节律异常,这种改变以夜间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减少为突出[3]。其原因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病变导致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以及神经体液调控机制的紊乱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而造成心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有关,其24h动态血压变化趋势的特征是全天血压在较高水平波动,无明显的波峰波谷[4],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牛心自主神经病变就会丧失正常的24h动态血压变化趋势。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及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被认为是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而24h动态血压监测更能准确地判断

8、高血压的预后及心脑器官的损害。资料表明,约15〜20%高血压患者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