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ID:5354924

大小:235.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_第1页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_第2页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_第3页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_第4页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1年 3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Mar.2001第25卷第1期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Vol.25No.1X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12王书华, 曹 静(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地机理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101;2.河北景县第二中学,河北衡水 053500)摘 要:在对土地承载力重新审视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重构土地承载力的理论框架,并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例,对区域土地承载力的评判指标体系进行了全新设计

2、及应用.关键词: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854(2001)01201292051 土地承载力研究述评自1812年T.R.Malthus就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假说提出以后,承载力的相关研究就相继在经济学、人口学等领域展开.尤其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性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的日趋尖锐促进了承载力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如80年代初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主持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等,对全球和区域经济、社会的规划与可持续发

3、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承载力研究[1,2]的进展,陈百明先生等人曾做过系统总结.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开创了国内有关承载力研究的先河.90年代,承载力的研究逐步扩展到包括土地、水、能源等矿产资源在内的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也日臻完善.当前,从资源制约的角度进行承载力研究是该项研究的共同出发点,而土地资源作为人类基本需求——食物的根本来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地资源就成为承载力研究的重点.所谓土地承

4、载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3]口数量”,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其扩展到整个资源领域,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2]社会文化准则相等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1.1 土地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纵观以往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它对全球和区域发展曾发挥了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这项研究又表现出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研究

5、实质上是围绕耕地粮食人口而展开的,它以耕地为基础,以粮食为中介,以人口容量的最终测算为目标.这对特定历史阶段和特定区域中的粮食自给、粮食安全、挖掘耕地潜力以及产业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土地承载力最终要归结到“养活多少人”这样一个概念上来,于是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土地生产潜力估算阶段和土地承载能力[2]研究阶段”,并将土地局限于耕地,将生产潜力局限于粮食生产潜力.这样就难以真正揭示区域人口粮食土地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土地承载力的研究离不开区域分析,以往研究中往

6、往将区域土地承载力系统作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强调其空间限制性而忽视其开放性.对于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考虑粮食安全是必要的.但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如果仍遵循以土地的产出——粮食为切入点,以X收稿日期:20000703;修回日期:20001020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重点项目(KZ952-S12211)部分成果.作者简介:王书华(1972),男,河北景县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1995-2004TsinghuaTongfangOptica

7、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30(自然科学版)              第25卷承载的人口数量为落脚点的区域分析思路,就未免太脱离实际了.因为该项研究中一个最不现实的假设就是忽视了区际贸易的影响,从理论上说所有资源(含非物质性知识、服务等)均可换回粮食.再加之人口大规模的区际流动,许多地区的现实人口数量已远远超出了本地粮食所能供养的理论“承载人口”规模.尤其对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更是如此.1.2 新形势下土地承载力的综合研究土地承

8、载力的“综合”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对于承载体而言,土地不应仅局限于耕地,而应是包含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在内的广义的土地;另一方面是承载什么的问题,即承载物.由于土地问题是由人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土地利用的目标是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相应的环境相协调,使人类生存发展的土地资源得到保护和改善,所以承载对象应是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