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俯视仰视.doc

平视俯视仰视.doc

ID:53675384

大小:15.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05

上传者:U-2441
平视俯视仰视.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平视俯视仰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平视·俯视·仰视——听课体会谢燕华2014年4月23日,我校举行了联盟校高效课堂的观摩课、评课集体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我校何炜炜老师所授的是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一课,《沙漠之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课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听了这节课,感受很多。何老师这节课,语言朴实自然,设计层次清晰,环节水到渠成,课堂真实有效。除此之外,我觉得何老师在这节课中真正做到了平视孩子、俯视孩子、仰视孩子,这才是这节课的亮点。1、平视孩子所谓平视,就是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以公平的态度平视每一位课堂中的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理念中,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课堂中公平、公正地关注每一位孩子,给每一个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基础。这节课中,何老师没有一味的只关注好学生,而是通过小组起立集体朗读课文、小组内组员编号个人发言、组长汇报、记者采访等各种形式,最大可能的给每个孩子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善的小组建设,调动了全体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2、俯视孩子。所谓“俯视”就是老师把自己当作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走到孩子中间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极容易成了“优生唱主角,差生跑龙套”的局面。所以要避免只求热闹不求实质的弊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特别要关爱那些极少发言的“弱势”学生。对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会发现一些总是沉默的学生,他们有的是不敢表达,对自己的见解有种种顾虑:自己的意见会不会让同学笑话?和大多数同学有没有矛盾?有的是不擅长表达,他们的表达总是只有只言片语。在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时,如果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先发言,另外的学生就会不敢再发言。何老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参与到小组中去,了解孩子的情况,走进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学习,重视激发“弱势”学生的自信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如果老师们都能像何老师一样不断地发现弱势,真诚地关爱弱势,不懈地转化弱势,那么必定能使合作学习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也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仰视孩子所谓“仰视”就是赏识孩子。教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出色表现用赏识的态度予以表扬。学生所获得的最经常的评价是来自课堂上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鼓励,好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甚至有时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终身的影响。恰当运用赏识性的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 虽然这节课中,何老师评价孩子的语言单一了一些,但都是朴实,真诚的赏识。教师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功和对教材的把控等许多有形的东西固然可以决定一节课的成败,但如果缺少了“爱”和“尊重”的课堂,那就不能是真正成功的课堂。平视、俯视、仰视,三个简单而又朴素的词语,充分体现出了何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所以这节课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