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的习语语用翻译研究.pdf

顺应论视角下的习语语用翻译研究.pdf

ID:53730285

大小:314.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顺应论视角下的习语语用翻译研究.pdf_第1页
顺应论视角下的习语语用翻译研究.pdf_第2页
顺应论视角下的习语语用翻译研究.pdf_第3页
顺应论视角下的习语语用翻译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顺应论视角下的习语语用翻译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JournalofHuaibeiNormalUniversityV0I.35No.22014年4月(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Apr.2014顺应论视角下的习语语用翻译研究陆阳(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段和策略,从而保证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目的。该理论为语言的理解和诠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莫汉习语翻译具有

2、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成语、谚语等习语翻译实例的分析,探讨顺应论指导下习语翻译及其策略选择,从而阐释顺应论在习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顺应论;语用;习语;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83(2014)02—0147—04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语言是文略选择方面,都是为了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语作为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根语言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既是语言的凝练和精据交际需要作出相应的选择和变化,就是因为语华,也是文化的载

3、体和反映。所以,在习语翻译过言本身具有顺应性、变异性和商讨性等特征。其程中,我们要综合考虑语言和文化两种因素,这样中,顺应性是VerschuerenJIl~应理论的核心内容,变才能确保习语翻译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交际异性和商讨性是顺应理论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具需要。语用学中的顺应论为习语翻译提供了新的体而言,顺应I'~(adaptability)是指语言使用者可以视角。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在英汉习语翻译过程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目的灵活地对语言做出选择中,根据不同习语的具体特征,选择不同的翻译方以满足交际的现实需要,即,人们

4、可以依据具体的法,力求习语翻译的准确性和形象性,有效传达习交际情况,通过交际手段和策略的灵活变通以确语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内容,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保交际的顺利进行,这是Verschueren顺应理论的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主要内容。而变异性(variability)~lJ是为语言提供一、顺应论与习语概述了更多的选择项目,让交际双方能够拥有更多的(一)语言顺应理论选择权利。商讨I~(negotiability)主要是表明语言顺应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由瑞具有选择的灵活性原则和策略。简言之,Vet.士杰出的语言学家、国际语

5、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主要阐述的是语言交际过程中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首先提出的n1。他提出的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对语言进行顺应论,包括语言结构顺应、语境关系顺应、顺应选择,从而达到某种“顺应”,以保证交际活动的顺过程的意识程度以及顺应的动态性等四个方面内利进行口。他的理论为语言的使用和诠释提供了容。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过程,这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为习语的翻译提供了重要种选择既表现在语言结构方面,也表现在表达策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收稿日期:2014—03—04基金

6、项目: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lSQRW062)作者简介:陆阳(1978一),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147(二)习语和习语翻译形象性和可接受性。结合具体实例,笔者对英汉习一般来讲,习语是指那些意义具有整体性,结语翻译中各种“顺应”进行如下分析。构和形式相对固定的词组。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的顺应习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等,它们或众所周知,语言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社会发展严肃典雅,或幽默含蓄,而且音律和谐优美、言简的产物,所以,每种语言都被深深地打上了

7、文化的意赅、寓意深刻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习语是语言烙印。东西方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同,从而造成东西的精华,带有鲜明文化内涵和民族色彩。在悠久方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在社会生活中,对的世界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抑或是于同一个件事情或者同一个事物,由于受风俗习惯在其他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习语。例如,汉语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东西方人的看法和理解可能就中的成语“四面楚歌”,汉语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会存在差异,有时甚至持截然相反观点H。比如,汉——一青(清)二白”,汉语谚语“人勤地生宝,人懒语中,数字“八”由于与“发”谐音

8、而具有吉祥的含地长草”等。同样在英语中也有很多习语,比如,义,所以汉语中有“八面威风”“八仙过海,各显神“DoastheRomansdo(人乡随俗)”,“Godhelps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与之相关的成语。然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在东而,在英语中,单词“eight”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